(资料图)
政府工作报告在2023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中明确提出:粮食产量保持在1500亿斤以上。这既是我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推进农业强省建设的重要部署。这一目标如何实现?记者专访了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兆宪。
王兆宪
王兆宪说,党的二十大报告做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工作部署。作为农业大省特别是粮食生产大省,黑龙江必须自觉扛起政治责任,全力为国家多种粮、种好粮,稳固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必须深刻学习领会、全面抓好贯彻落实,坚持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突出抓好“两个要害”,夯实粮食生产根基,通过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确保实现这一目标,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高质量答卷。
王兆宪说,为了保证粮食产量保持在1500亿斤以上,我们重点要在五个方面发力:
向黑土地保护发力,靠提升耕地质量增产能。聚焦黑土地保护利用,综合采取工程、农艺、生物措施,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加快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建设一批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因地制宜推广旱田“龙江模式”、水田“三江模式”,确保黑土耕地总量不减少、功能不退化、质量有提升、产能可持续。
向种业振兴发力,靠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增产能。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培育优良品种,加强黑龙江国家级大豆种子基地和玉米、水稻等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加快优质高产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实现农作物良种全覆盖,全力打好种业翻身仗,实现保好种、育新种、繁良种、推优种同步推进,不断提高粮食单产水平。
向科技赋能发力,靠先进农业科技应用增产能。要坚持把科技创新贯穿农业全产业链和全生产周期,强化数字技术、生物技术赋能农业生产,给现代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加快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攻关,集成推广大垄密植、节水增粮、绿色防控等农业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模式,通过科技赋能,进一步提高粮食单产水平。
向全程机械化发力,靠推广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增产能。要聚焦薄弱环节,加快补齐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短板。瞄准国际一流目标,着力建设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制造基地,争创高端智能农机推广应用先导区,推动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智能化,提高农机精准作业水平,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粮食生产损失。
向创新经营方式发力,靠发展适度规模化经营增产能。大力培育壮大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特别是发挥北大荒农垦集团示范带动作用,持续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打造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先进栽培技术模式到位率,让黑土地产出更多的优质粮,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图片由省农业农村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