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员工正在调整机床参数。
□文/摄 本报记者 薛婧
(相关资料图)
一共50多道工序的生产线,最多只需要6名工人操作。人工投料后,磨削、精研、分选、装球、安装保持架……一道道工序如行云流水般在生产线上自动完成。
“20秒产出一套轴承。”在哈尔滨轴承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建龙哈轴)电机轴承分厂,带着记者从生产线的第一道工序走到最后,建龙哈轴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贾秋生说:“不仅速度快,质量还高,因为这条生产线不仅是自动化的,而且是智能化的,它安装了‘智慧大脑’。”
贾秋生所说的“智慧大脑”是MES系统。该系统与生产线上的每台设备联网,可以对生产节拍、任务量、质量过程等进行管控。
“‘智慧大脑’最明显的是分选工序,你看这两个机器人手臂在甄选套件,他们不是随便拿的,而是在测量完内圈和外圈尺寸后,选择最合适的进行匹配。”正在生产线巡视的员工刘铁说。
刘铁介绍,机器人手臂在自动分选匹配内外圈时,会把尺寸反馈给MES系统,如果发现内外圈都磨偏了、不能匹配的,它也会及时对MES系统进行反馈,并调整参数、重新磨削,实现了自反馈自调整。
“原来哈轴都是单机生产,连自动化都实现不了,更别说智能化了。”贾秋生说,2020年7月30日,哈轴集团公司、哈轴制造公司、哈轴股份公司合并重整,这家老牌轴承制造企业开启了换羽重生之旅。当年8月,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投资10.4亿元,在哈尔滨新区江北一体发展区建设新厂区,进行设备升级、技术改造,同步启动管理机制变革。
重整后,建龙哈轴仅用8个月时间便扭亏为盈,2021年3月实现利润184.78万元,结束多年亏损局面。
2021年7月,省重点项目哈轴新厂首批四个厂房建成,“新生”的建龙哈轴也开启了从江南到江北的大搬迁。
“厂区搬迁后,新购生产线30余条,替代哈轴大部分陈旧设备,自动生产线、半自动生产线成为主流,班产效率提高70%以上。”建龙哈轴生产管理处处长张殿斌说,今年1月~10月,建龙哈轴完成产量4450万套,同比增长82%,并先后3次突破产量、销售收入历史最高值。截至10月,销售收入实现5.6亿元,同比增长近1倍,预计全年完成6.6亿元。
冬日暖阳下,建龙哈轴厂区内蓝顶白墙的厂房格外引人注目。除已建成投达产的3个分厂外,精密轴承分厂和科研行政楼也完成基础建设,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和设备引进。
贾秋生介绍,精密轴承分厂主要生产航空航天精密轴承和机器人高精密微型轴承,均为国际轴承领域最高端板块,生产设备很多都是专属定制;科研行政楼已订购的价值3000万元的先进研发设备陆续到货。待设备全部到位投产后,2023年建龙哈轴预计实现年产能5000万套,销售收入8亿元左右,并将向高端轴承挺进。
“现在MES系统还只在电机轴承分厂试用,我们的目标是在全厂铺开。”贾秋生说,从智能生产角度来说,企业未来发展方向是ERP接单,MPS进行生产任务分解,进入MES系统执行,中间过程还有PLM研发系统,所有数据打通后,就能完全实现智能制造,届时一个全新的智能化哈轴将爆发出无限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