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水稻收割。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本报讯(姜成龙 张泽庆 记者李民峰)大庆市大同区自2020年末实施开发跨省域国家统筹补充耕地项目以来,立足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在一期实验改良的基础上,稳步有序推进二期开发建设。目前,二期项目水稻喜获丰收,过去“冬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的一片盐碱荒地,变成了“田成方、渠成网、道路四通八达”的优质稻田。

“补充耕地二期项目,是一项当年建设、当年种植、当年验收、当年丰收的利好工程。通过农业部门测产,今年亩产量可达800斤以上。”项目工作专班副主任汪亮告诉记者。

据了解,大同区跨省域国家统筹补充耕地项目于2020年12月立项,分为两期建设,总投资1617.46万元。2021年,一期工程试验取得了宝贵经验,通过技术改良将盐碱地改造成为适宜耕种的水田,为后续大面积开发利用盐碱地奠定坚实基础。2022年4月,二期工程高标准建设项目启动实施,灌溉排水、电网架设、土壤修复、田间管理、田间工程等配套工程同步施工建设,8月中旬顺利通过国家审核验收,成功进入全国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项目库。目前该项目正在等待国家进行统筹交易,交易完成后预计获得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2.6亿元。

据汪亮介绍,目前,该项目一、二期工程已取得预期效果,三期工程也已开启,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增加盐碱地改良面积,新增耕地面积3594亩,进一步为大同区财源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