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摄 詹俊驰 本报记者 赵宇清
七台河市茄子河区将坚果和中草药种植、肉牛养殖、乡村旅游确定为启动乡村振兴的三大新引擎,目前已取得丰硕成果。
四新村花海(资料片)。
(相关资料图)
从200元到2000元
怎样让农民种田的亩效益实现从200元到2000元的飞跃?一片片榛果林成就了这个梦想。
茄子河区宏伟镇岚棒山村山多坡多,农作物产量不高。但是耐寒、耐旱、喜光的平欧大果榛子给农民带来了致富的新希望。张辛田是岚棒山村最早一批种植榛子的农民,他种的榛子一丰收,就被订购一空,哈尔滨、大连、烟台、深圳都有他的客户。他喜滋滋地告诉记者:“种榛子的收益比种大田能高出8倍到10倍,如果种30来亩地,怎么说也能收入六七万元!”
榛子虽好,但生长周期长,一般3年左右才能结果,养护7年以上才能进入盛果期。经多方考察学习,农民们在榛子林下因地制宜套种黄芪、白鲜皮、玉竹等中药材,实现了双丰收。
目前茄子河区大榛子种植面积2.1万亩,榛子种植专业合作社5家,今年榛果收获400吨,待明年进入丰果期后,预计可年产3000吨以上,真正实现亩产值从200元到2000元的飞跃。
茄子河区中心河乡金乡村种植户李世超种植五味子已有15年之久,今年他家共种植了20亩五味子,亩产达500多公斤,预计收益能达到十万元左右。近年来,中心河乡大力调整种植结构,现在全乡共种有376.78亩五味子,红彤彤的五味子,成为了种植户们致富增收的“钱串子”。
茄子河区道地中药材播种面积达2.5万亩、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12家,从事中药材种植的农户近400户,2021年实现销售产值580万元。茄子河区还在安徽亳州华佗国际中药城租下1处药材展厅,将“土药材”“特色农产品”搬上“大舞台”。
实现了规模化养殖的肉牛。
从单兵作战到集体致富
记者走进茄子河区宏伟镇牛满园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牛舍,负责人张道华正在查看小牛们的进食情况。“通过精心配比,喂食豆渣、豆皮、腐竹、豆浆等高蛋白饲料,合作社养殖的肉牛相比散户养殖的肉牛月增重更多,牛肉花纹更漂亮,口感也提升了不少。”张道华说。
现在,合作社已经实现了自动拌料和机械化喂食,效率得到大幅提高。饲养员朱洪涛驾驶着自动撒料机向记者介绍道:“我们这设备非常好,牛舍里300多头牛,不到半个小时就能喂完,效率大大提高,省人力又省事,我们干活儿非常轻松。”
据了解,牛满园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全部采用现代化养殖技术和一体化圈舍,并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管理模式,统一管理和分散饲养相结合,由合作社提供统一防疫、统一消毒、统一繁育、统一销售的一条龙式服务,农户饲养的母牛产出公牛由合作社收回集中育肥,产出母牛继续由农户分散饲养。现在,牛满园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共存栏肉牛300多头。张道华说,他们已经与七台河市部分商超和餐饮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今年将有100多头肉牛出栏,相较于普通肉牛,牛满园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的肉牛每头可增收2000多元。张道华说:“下一步,我们计划让我们高价值、高品质、高质量的高蛋白牛肉走上老百姓的餐桌,同时带动周边更多农户发展养殖业,共同走上致富增收之路。”
现在,茄子河区肉牛养殖大户数量持续攀升,肉牛存栏12400头,比年初增加了3000多头。
正在晾晒的五味子(资料片)。
从花海到人海
远山近水,花海一片,今年春天茄子河区铁山乡四新村因花海“出圈”,通村路被自驾而来的游客堵得水泄不通。
占地2万平方米的90万株芝樱花竞相绽放,深深浅浅的粉色海洋成了春天壮观又浪漫的景观。花海引来了人海,小村日接待量达1000多人。
其实早在2020年,四新村就已上榜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它的美也不只是一处花海。四新村将上世纪70年代水刷石风格的房屋改成餐厅和民宿,留住美丽乡愁;将废弃建筑改造成村史馆,记录自建村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之后农民生产生活、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的巨大变化,还原历史记忆。四新村连续三年承办了七台河市冰雪嘉年华活动,并成功注册了“关东雪村”商标,真正将冰雪“冷资源”转化为“热经济”。
今年,茄子河区投资300余万元,在四新村西南部打造了一处占地1.5万平方米的体验农场,目前已接待了近百个亲子采摘和农事体验的旅游团。农场设置了165个共享菜园供市民认领,菜园分为自种区、全托管区和半托管区,其中全托管区和半托管区由农闲时节赋闲在家的农民照料。体验农场还建设了休闲区、萌宠区和科普区,通过吸引市民体验农耕文化,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还让中小学生在农耕实践中学习了知识。
今年上半年,茄子河区共接待游客21万人次,实现收入200余万元,全力构建起红色游、文化游、乡村游齐头并进的全域旅游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