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主体是一座城市运行的基本盘、“温度计”,而营商环境是城市招来“金凤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面对百万市场主体,东莞从不怯场。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一条龙”服务,到商事制度改革的“东莞样本”,再到数字时代的“一网通办、一照通行”,“管”出了公平竞争环境,“放”出了市场创造力。“管”“放”之间,东莞逐步成为企业发展的沃土、要素集聚的磁场、投资兴业的宝地。
然而,营商环境的改革正站在新的路口。各城市的竞争比拼,从进化走向分化,从统一最优标准走向本地最优方案。
对标一线,东莞奏响强企业、强硬件、强短板改革三部曲,多项指标成果拿下“全国首创”“国内一流”;自我革命,东莞掀起集成改革、汇聚优势、打造品牌的新浪潮,“莞家式”营商环境重塑经济地理。
无论是“管”还是“放”,都是“服”的艺术。企业是城市营商环境的阅卷人,在这场“看标杆”“看自己”的改革浪潮中,东莞市场主体的百万选票,将投向何处?
看标杆
从纸间革命到指尖革命
一座城市有多生动?也许,奶茶知道。《2020年中国城市活力研究报告》显示,全国奶茶店数量前6名的城市为:广州、深圳、东莞、重庆、成都、上海,东莞“青春之城”“活力之城”名副其实。
上世纪90年代,大批港台商人赴莞投资兴业,一起带来了“普洱、港奶、珍奶饮不停”的茶文化。时至今日,《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的聚光灯再次投射到东莞,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后浪”,正不断涌进这座新一线城市,连“奶茶界天花板”喜茶的兴旺之地也在东莞。
据统计,2021年上半年,东莞新登记市场主体12.66万户,市场主体总数突破139万户,稳居全省地级市第一。在东莞,平均每7人就有1名创业者。
139万个梦想,写进东莞40年,就是一首城市崛起的《步步高》。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南国大地,广州、香港、深圳为东莞带来了风气之先、商机之利、服务之变,开明环境的一池活水,引来东莞经济的满园春色。
对标一线城市,广州、深圳长年在中国营商环境报告中互争榜首,其中深圳市场主体总数持续位居全国第一,广州作为全国交通中心、商业消费中心的特征明显。在“最强地级市”苏州,极佳的营商环境、清亲的政商关系助其成为江苏首个“2万亿”城市。
敢闯敢试的先行地,怎甘心落后?但改革从何入手?
东莞瞄准了百姓投资兴业的第一道门——企业开办,以商事登记为切入点,大刀阔斧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带动行政审批提速、准入门槛降低、创业成本降低,激发了广大群众的创新创业热情,释放了市场经济的内在活力。
从“窗口办”到“网上办”“掌上办”,从“一纸证照激活一座城市”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到“一个APP畅享企业全周期服务”的数字政府建设成果,从“纸间革命”到“指尖革命”,东莞的商事制度改革“管”出了效能、“放”出了活力、“服”出了便利,成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如今,东莞开办企业只需“一网一窗”,5小时办结,入列全省“排头兵”。这种对速度的追求,覆盖了企业从出生到注销的全流程——最大程度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大力推动“一网通办”“全市通办”“一照通行”……持续十年的改革,推动东莞在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上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以“国之重器”散裂中子源为圆心,感受松山湖的创新“引力场”,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为代表的大装置大平台先后落地,华为、生益科技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及高端产业陆续扎根;放眼35个镇街园区,万家灯火之中,走出美宜佳、嘉荣超市、文一办公等头部民企。
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让企业“壮起来”“跑起来”,给东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要素引力、兴业推力、发展动力。
看自己
从打追逐战到打差异战
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在北京、上海、重庆、杭州、广州、深圳6个城市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支持地方深化改革、先行先试,更大力度利企便民。
新的浪潮来临了——今年以来,各大城市陆续出炉营商环境4.0版本。专家分析,营商环境的改革已经进入下半场。
纵观全国的4.0版本,北京聚焦市场主体关切,上海、南京的关键词分别是系统集成和创新激励,广州强调用“绣花功夫”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营商环境,深圳提出“政府端菜”转向“企业点菜”,成都将加快制定政策体系。
“每个城市正在形成自己的‘打法’”。在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厦门大学中国营商环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许志端看来,上半场的进化,主要解决了各城市的“共性”问题;而改革越到后期,不同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特色,意味着营商环境的改革走上了分岔口,“千城千面”将是下半场的趋势。
此前,东莞营商环境改革走过了2017年“倍增计划”、2018年“营商环境综合改革38条”、2020年“‘放管服’改革53条”的历程,分为强企业、强硬件、强短板三个阶段。
作为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的第一项,企业开办在东莞已实现了只跑一趟、半天办结,达到世界银行要求的最短时间。
《2019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显示,在经济活跃城市的营商环境综合排名中,东莞位居全国前五;在《2020年中国29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营商环境报告》中,东莞紧跟苏州、珠海,成为入围前20的4座地级市之一。
随着多项指标对齐一线城市,长期“向上看”的东莞,把目光投向了自己。
步入改革下半场,一线城市依然先行,新一线城市后来居上。各城市的营商环境正不断迭代升级,尤其在商贸繁忙的粤港澳大湾区,东莞的竞争对手更多更强了,鞭策彼此并驱争先。
告别成本红利时代,东莞必须重塑竞争优势,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痛点、堵点、难点,系统化、精准化、精细化推进改革,迈向大湾区营商环境高地。
浪潮已起,诸城博弈。北有千年商都,南有展翅鹏城,在这场没有标准答案的考验中,东莞如何御风而行?
看大势
从集成优势到“莞家”优势
东莞“十四五”规划提出,未来5年实现城市综合实力明显提升,打造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品质现代化都市,营商环境全国领先。在2021东莞高层次人才活动周上,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肖亚非提出要打造大湾区最优营商环境服务人才,争创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
会当中流击水,正需夺隘闯关。今年8月,东莞发布《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硬任务清单》,强调补短板、促提升、树品牌,打造具有突出优势的东莞改革品牌。
迈进“深水区”,试点探索、局部带动、单部门作战的零敲碎打,往往效果有限。如今,改革攻坚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推进集成化改革,必须要做到政策与措施集成、功能与平台集成、资源与力量集成。
如何最大限度发挥集成效应,把改革优势汇聚成独特的“莞家”营商环境,是此次自我革命的“头号难题”。
部门镇街集成联动,成为第一个“莞家”优势。多方协同、多网融合支撑全市通办、统一标准,直击东莞市、镇两级办事标准不一的痛点,做好简政放权“加减法”,提升基层政务服务能力。
建立体系方面,东莞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完善35个镇街园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规范标准方面,超八成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标准化,确保市镇办事标准统一、线上线下标准同步。
数字应用集成开发,是第二个“莞家”优势。推出“企莞家”“i莞家”“莞小投”智慧投资平台、12345热线企业专席、粤商通东莞专版等品牌应用,结合东莞本地实际,精准化、精细化解决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难点、堵点、痛点,做到企业诉求有求必应、一跟到底。
企业有问题,就找“企莞家”——这已是东莞商界共识。这个整合全市超20个部门、35个镇街园区数据和服务的平台,在微信公众号、网页端等拥有超140万用户。
功能平台集成建设,便是第三个“莞家”优势。启动完善东莞市场监管协同创新平台、东莞税务“局长‘码上办’”平台、东莞市建设工程电子招标投标系统(全行业版)、东莞市场采购贸易联网信息平台、东莞网上中介服务超市等,降低企业制度成本、运营成本,打造更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
东莞“一平台三工程”体系——市场监管协同创新平台、智慧监管工程、协同监管工程、信用监管工程,获评第五届“中国法治政府奖”,推动单一政府管理向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格局转变,探索重塑市场监管新格局。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莞家”优势全力进攻。
要“管”得高效,就要全市联动深化改革。完善平台建设、数据共享、窗口服务,为部门业务改革、流程优化提供基础支撑,进一步加强与部门、镇街联动,挖掘更多改革亮点。
要“放”得出彩,就要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创新引擎作用。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通过数据要素和资本要素的联动融通,赋能企业融资增效,助力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探索构建以数据驱动为关键特征的数字经济新形态。
越到攻坚时刻,越要合力共进。对于东莞来说,重塑自身营商环境,也将是一次“重塑经济地理”的机遇。释放改革新红利、新活力,重塑城市新动能、新优势,“莞家”之路令人期待。
■数说东莞
推进市直管镇体制改革,共向功能区下放175项事权,对镇街下放785项事权、回收99项事权;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对884项执法事权赋予镇街行使。
形成全市一体化的政务数据资源目录,推进全市71个部门共344个信息系统对接共享,汇聚数据超237亿条。
深化网办服务,东莞市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90.96%、全程网办率79.26%,其中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可办率100%。
精简办事材料,已实现“四免”优化事项数1943个。
当前行政许可事项提速率94.68%、即办率95.87%,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比例为99.94%,共为企业群众减少提交材料数1330165份,减少跑腿1021894次。
推出1879项“免证办”事项、791项“不见面审批”事项、270项政务服务“容缺办”事项、61项“一件事”一次办主题服务,大力开展“秒批”服务。
推广电子证照应用,目前已开通439种,其中实现签发321种,累计签发有效证照总量5217万张,调用电子证照的事项1968项,累计用证781.1万次。
企业家说
全国人大代表、唯美集团董事长黄建平:
良好税收营商环境是莞企发展的土壤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创新放在重要位置,推动技术升级和管理改革,力求通过创新实现产业链的完善与重构。
在这一过程中,资本、管理、货物、人员、技术、环境等因素是企业高效发展的必要支撑,其中税收营商环境在企业应对挑战中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是企业成长发展的重要土壤。
尤其在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方面,各项减免税让企业资金链条能更大程度上被盘活,激发企业生产研发投入、技术人员引进等方面的强劲活力,而新技术、新人才也会助力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产品竞争力,从而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疫情常态化防控时期,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提振企业发展信心非常重要。在企业复工复产时,建议相关政府部门提供“一对一”的“靶向”服务,以数据定向为企业把脉难题,以政策扶持激发企业内生活力,以最快的速度为企业输送疫情防控优惠政策,全程跟踪落实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享受情况,主动对接企业需求,帮助企业排忧解难。
政府部门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也成为企业创新创业的动力所在。这些便民利民惠民措施,解决了纳税人缴费人办事的堵点、难点问题,提升了办税效率。政府部门及时地、高效地把服务和政策送给企业,为企业发展助力,这让企业感到很暖心。
专家观点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盛九元:
东莞应对标最高标准打造营商环境
国际高地
营商环境的构成要素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从宏观上来看,一流营商环境包含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撑等两个要素。从微观层面来看,一流营商环境的建构主要包括透明化和执行效率两个维度。这四个要素是构成营商环境体系的重要内容。
知易行难,真正做到这四点并不容易,而东莞市委、市政府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新尝试,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使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以在莞台商为例,台商在东莞的发展经历了从“三来一补”、资本密集型为主再到创新驱动发展的转变。这期间,莞台经济不断融合,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东莞市委、市政府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得益于东莞政务服务能力的提升。
在未来营商环境建构当中,东莞要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更好地为市场主体,为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首先,东莞营商环境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向国际最好水平看齐,致力打造营商环境国际高地。
其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是市场主体,东莞政府要继续切实满足企业发展需要,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增强发展动力。
最后,东莞政府要更好地运用数字化技术,建立优化统一高效的政府网上办事平台,让营商环境和现代技术更好地结合起来,为市场主体提供方便快捷、协调有序的线上线下办事审批、享受政策等优质服务。(撰文:陈琬莹龚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