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高明区素有“文风甲端郡”、“彦硕辈出”、山林水都等美誉,不仅生态环境优美,而且人文底蕴深厚。紧扣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博物馆之城等机遇,高明区正科学挖掘弘扬优秀历史文化资源,亮出“文化高明”发展底气,从文化大区向文化强区迈进,助力推进全域高质量发展。

2021年10月底召开的高明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12345”发展计划,“以自身特色文化铸魂育人”正是未来五年高明区要致力推进的五项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明区党代会报告指出,高明要高标准建设古椰贝丘考古遗址公园,大力支持艺术精品和红色文化创作,提炼深化高明革命精神,建设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文化强区和文化导向型名城,在高明文脉传承中激发全区干群的奋进力量。

▶▷以文润景

文旅产业引客年增超百万人次

从高明区城区出发,驱车20多分钟,就能到达美的鹭湖森林度假区的“对川问茶”景点。山水间,连片的茶树起伏绵延,一栋以竹子为修饰品的建筑矗立其间。楼不高,但造型颇有韵味;楼内更是藏着优雅的书屋、茶文化博物馆、特色餐饮店等多个文化气息浓郁的打卡点。

对川茶场始建于1952年,所产的茶叶馥郁香醇、爽滑色浓,不但在珠三角广受欢迎,还远销港澳甚至南洋,是高明名优代表产品。上世纪90年代后期,受市场冲击,对川茶场的经营一度面临困难。

“对川问茶”项目在原有的建筑基础上进行改造,保留原有70年历史建筑外观的同时,融入现代及岭南风情文化,打造出别具一格的茶文化旅居地。2020年9月29日开业至今,这个年近七旬的老茶场已变身网红景点。2021年4月,该景点推出了首批特色茶餐和四条茶文化精品研学旅游线路,2021年10月被认定为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培育基地。

“通过行、娱、吃、购生活方式,打造精品茶文化小镇,形成美的鹭湖新的旅游业态标杆。”美的鹭湖森林度假区相关负责人说,希望项目为高明区增添靓丽的文旅名片。

“对川问茶”是高明区以文润景的一个典型代表。

作为广东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高明区不断加大文旅融合的力度,推进高品质博物馆、非遗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特色书吧等文化项目进景区,出台相关激励措施,助力高明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0年6月,佛山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在美的鹭湖森林度假区安纳希小镇开馆。通过“非遗+旅游”,高明区把佛山非遗产品与旅游有机结合,既拓展了佛山非遗产品的宣传渠道与展示平台,又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开辟了新的途径,让市民与游客共享非遗文化。

高明区是有名的“鱼米之乡”,以晒干的粘米粉作为原料的高明濑粉,流传至今已数百年。2007年,高明区举办首届万人濑粉节,从第六届开始移到广东盈香生态园内举办。民俗文化活动进景区,带来了可喜的效应,原汁原味的濑粉美食,加上朴素自然的风光,让慕名而来的游客都大呼过瘾。

近几年,高明区文旅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统计数据显示,高明区旅游总收入由2015年的20.68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40.5亿元,接待游客数量由2015年的481.1万人次增加至2019年的940.8万人次,年均增加100万人次以上。

高明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未来五年要坚持“全域旅游、全城共建、全民共享”,整合区内发展资源要素做活“旅游+”文章,推动总投资超200亿元的21个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启动皂幕山旅游带开发建设,争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以文兴产

红色文化引领全域乡村振兴

红色资源是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留下的历史遗存和精神印记,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高明区是广东省重点革命老区县(区)之一,红色文化资源丰富。

通过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传承和弘扬,高明区一方面发展红色文旅产业,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更多发展抓手,另一方面促进党员干部乃至群众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推动乡村振兴。

明城镇明阳村是远近闻名的红色村,有“三谭”革命事迹展览馆、高明区红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革命遗址和文物保护单位38处。前年8月,该村被确定为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试点,是佛山市唯一入选的村。

2021年初,明阳村启动组织振兴建设,正着力把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旅游、红色研学等复合功能打造出来,并以文化振兴、组织振兴带动产业振兴,将发展实惠带给全体村民。

同样是高明代表性的红色村,更合镇小洞村以红色文化为核心,依托陈定、陈妹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堂、梁氏宗祠、文选楼等革命文物点,正致力打造具有浓厚本土乡村韵味的“红色步行博物馆”,目前正在申请国家3A级风景区。这个地处偏远的小村庄,正因红色资源成为了网红村。

2021年8月中旬,“佛山十大红色文化名片”“佛山优秀红色文化名片”评选结果正式出炉,高明区“三谭”革命事迹展览馆、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纪念馆入选“佛山十大红色文化名片”名单,小洞村高明革命遗址群入选“佛山优秀红色文化名片”名单。

高明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未来五年要以明阳村“全国红色村组织振兴”试点为示范,统筹实施“红色振兴”四项工程,着力强化“红色引领”、育强“红色队伍”、打造“红色阵地”、激活“红色细胞”,以点带面推动乡村连片规划、连片建设,深化红色底蕴、厚植绿色优势,高标准高质量引领带动全域乡村振兴。

高明区将在中部建设高品味的乡村振兴示范带。以中部明城镇为重点,紧扣产业活血关键,突出绿色生态优势,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强化重点项目支撑,打造300平方公里的乡村振兴连片示范区域,形成高品质的乡村生活空间、富有岭南韵味的乡村生态景观廊道以及连片集约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推动高明乡村振兴进入全省第一方阵。明城镇还将建设红色文化名镇。

▶▷以文化人

身边榜样带动崇德向善风气

“文化”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是由两个词来构成的。“文”,是指文字、文章、礼乐制度、鼓乐、曲调等;“化”,就是人们接受了道业,变化气质,改过迁善,在各方面起了若干的变革。“文化”二字,合而言之,就是以文字、文章、礼乐等文艺形式变化人的气质,使人达到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的目的。所以说,文化的本质是“以文化人”,通过文化建设可以提升人的素质,变化人的气质。

近年来,高明区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宣传学习活动、大力弘扬模范精神,持续深化道德实践,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开创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生动局面。

2016年5月,高明区成立好人工作室;第二年,高明区组织成立高明区好人联盟,把多届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聚在统一平台,擦亮高明好人品牌。仅在2017年,高明区就挖掘推荐了22名好人,其中9人入选“最美佛山人”,2人入选“佛山好人”,1人入选“中国好人”。

高明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保持好人先进性,鼓励高明区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继续做好事、当好人,对参加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的好人实行服务时间积分,一年累计积分达到80分以上的,可以继续享受各项政策性礼遇嘉许制度,进一步擦亮“大爱高明”品牌。

2018年至2020年,美的鹭湖森林度假区、广东盈香生态园、郁金香农业风情园、海天娅米阳光城堡、皂幕山风景区、泰康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等6大景区(点)对区内各级“好人”、道德模范免费开放。

2018年8月,高明区人民医院为高明区16位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进行免费的身体检查。

多年以来,高明区文明办联合区文体局、司法局、民政局、卫计局、团区委、人社局等相关部门,为高明区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制定一系列礼遇嘉许措施,包括景区免门票、进行免费的身体检查、开展法律援助、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及推荐就业、生活困难救助、开展志愿服务等。

“系列礼遇嘉许措施强化了导向作用,有助于带动更多人群加入好人好事队伍,传播正能量。”“佛山好人”仇燕芬认为。

高明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将继续深入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充分展示高明区思想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和高明人民良好精神风貌,进一步激励广大群众参与道德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打通文化“发掘—传承—弘扬”链条

文化精品层出不穷

近年来,通过不断地发掘和创新地传承、弘扬,高明区各种文化精品迭出。红色文化、地方志文化、非遗文化、考古文化、农耕文化等资源陆续被激活,迸发出新活力。

本土红色话剧

登上全省舞台

11月22日,佛山高明本土艺术家创作的话剧作品《信仰的力量》入围广州第9届青年非职业戏剧节决赛。此前,该作品还入选佛山市2021年度原创文艺扶持作品。

《信仰的力量》是高明区首部原创红色话剧,由高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出品,高明区文化中心、高明区语言艺术家协会制作,高明区语言艺术家协会和广东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演出。

自2019年7月公演后,《信仰的力量》至今已经完成三场演出。这部具有高明特色、时代气息的原创红色话剧,有力推动了本土文艺人才的阶梯式培养和文艺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赢得了业内外人士的高度评价和点赞。

经过近三年的打磨,《信仰的力量》入选佛山市2021年度原创文艺扶持作品、2019年佛山精品扶持项目,先后收获第三届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决赛优秀奖、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决赛铜奖、第十二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公益创业赛银奖等多个奖项。

高明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高明将继续大力扶持本土原创文艺作品,鼓励本土艺术团队、艺术家创作出更多优质作品。

文化丛书

充实历史人文研究

近日,由高明区政协编纂的《高明·三区传略》正式完稿成书。该书是《高明历史文化丛书》的第五辑,介绍了明朝时期高明区益、区大相、区大伦三父子的生平事迹,填补了高明关于“三区”人物历史研究的空白。

为何要下如此大力气?书本的第一句话给出了答案:“从地方历史中汲取智慧服务当下”。通过编写《高明·三区传略》,高明区政协向社会弘扬了“三区”循吏清廉勤政的思想,树立了高明循吏文化的典范,这也与高明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锻造政治过硬、虎虎生威的干部队伍”要求不谋而合。

过去五年,高明区政协集中人才与智慧优势,精心打造文史品牌,推出了《高明历史文化丛书》,陆续出版《高明·明城梦华录》《高明·南蓬山》《高明·祠堂与碑刻》《高明·书院文化》等书籍,用系统研究与丰厚史料展现了高明“文风甲端郡、彦硕辈出”的风采,极大提振高明文化自信、促进文化繁荣。

非遗技艺

助力现代工业精进

作为佛山独有的传统铸造工艺,红模铸造法曾消失了600多年。四年前,在佛山市高明福煌五金制品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庞耀勇的持续攻坚下,这项沉寂已久的工艺得以在高明重新复活和传承。

2017年8月,高明福煌利用这项传统工艺铸造出直径1米、厚度仅3毫米的铁锅。同年12月,这项被复原的“佛山红模铸造工艺”入选佛山第六批市级非遗名录。

“红模铸造采用一模一铸,在历史上是一种精密铸造法。这种工艺有几百年历史,中国唯佛山独有,这是佛山匠人的骄傲。”庞耀勇说,恢复这项传统铸造工艺,其实是在传承铸造文化的精神。( ●撰文:盛正挺叶能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