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千年古镇,三水拥有山、水、林、田、湖独特的天然禀赋;文化璀璨悠远,拥有4000多年历史的银洲贝丘遗址、800年鼎盛香火的胥江祖庙、“四个百年”等众多历史遗迹;传统特色古村落众多,如大旗头古村、长岐村、独树岗村等让城市拥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文化赋能,形塑了“城市三水”的独特魅力,让三水拥有“中国长寿之乡”“中国饮料之都”“国家森林城市”“珠江三角洲之源”等金字招牌,也绘就了三水文旅产业的绚烂底色。近年来,三水出台涵盖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的扶持政策,打响了城市形象、文明、文化、文创、三水游五大文旅品牌。
文旅产业作为典型的综合性服务产业,涉及面广、带动性强、开放度高,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是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面向“十四五”,三水提出要坚持“全域旅游、全业融合”理念,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旅名城,建成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从千年古镇到湾区名城,未来五年,三水全域旅游将描绘什么新图景?
业态多元
彰显城市文化魅力
随着交通、科技的快速发展,地理距离与区域隔离正被逐步打破,区域一体化成为发展大势。竞逐新时代发展机遇,赛道已从“一群城市”向“一个城市群”转变,城市特色、文化魅力在区域竞争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从2017年实施“文化三水”三年行动计划,到2018年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文旅名城、出台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双轮驱动发展扶持政策,“十三五”期间,三水不断强化文化的引领支撑作用,坚持以文化人、以文引人、以文促产,不断创新、催生新的文化业态。
今年以来,三水依托新建成的文化中心推出“淼城夜校,公益路演”系列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从白天向晚上延续,从工作日向周末拓展,从室内走向更开放的空间,着力将三水文化中心打造成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三水区文化中心是三水“十三五”时期新建的城市大型文化综合体,总用地达6.5万㎡,建筑面积达13.6万㎡,包含区新图书馆、新档案馆、新文化馆和大小剧场等文化功能场馆。
近两年,大小剧场、新文化馆相继启用,为市民带来了众多高品质的文化演出,极大地提升了三水公共文化供给水平。如今,新图书馆启用在即,将进一步激活三水文化中心作为城市新文化标杆的服务功能,为三水市民群众带来更多高品质文化服务。
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不仅辐射中心城区,更要覆盖七镇街、实现城乡均衡。今年4月,三水启动“欢乐大Car”走基层系列活动,以车载流动舞台的形式,将文化演出、优质展览、互动讲座送入七镇街,在篮球场上、在祠堂旁边、在大榕树下,为群众送去优质的文化服务。
与此同时,贯穿全年、覆盖七镇街的文旅活动,如西江文创节、“520”呷醋节、河鲜美食文化节等,以文化为核心,通过整合文化、旅游、美食等资源,打造了系列文化节庆活动,为满足市民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的需求提供了多元业态。
进剧场赏“阳春白雪”、下基层送文化演出、办文旅活动赏美景……如今,三水文化业态多元化趋势越发明显,网络完善、运行高效、供给丰富、保障有力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起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链,让市民在家门口共享文化盛会,三水借文化之力逐步打造起湾区优质生活圈,彰显城市文化魅力。据不完全统计,三水一年举办专题文旅体活动1000多场,惠及全区群众超过100万人次。
消费兴旺
挖掘产业发展潜力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国家战略布局下,消费已然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文旅产业作为典型的消费驱动型经济,则被各大城市视为拉动内需增长的支柱性产业。近年来,三水深挖本地文化,先后实施“足球+”“美食+”工程,挖掘文旅产业发展潜力。
湾区之源三水乃三江汇流之地,汇西江、北江、绥江三江之灵气,丰富的水系孕育出丰富的特色食材和美食,形成了独特的美食文化。
依托特色美食文化资源,布局“美食+”产业,三水今年出台了《佛山市三水区推动“美食+”工程,打造湾区美食之都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将通过开展美食集聚区打造、食材基地建设、政策文件的配套、美食节庆活动的举办、乡村旅游美食点打造、非遗美食品牌培养、人才队伍建设和宣传推介等,推动“美食+”与文化、旅游、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湾区美食之都。
今年三水重磅打造了“520”呷醋节、河鲜美食文化节,进一步擦亮了“三水河鲜”“长寿美食”和“味力三水”品牌,让水乡美食更加深入人心。在美食集聚区建设方面,幸福里美食集聚区、白坭镇西江河鲜街、芦苞镇河鲜美食街、西南街道河口古渡小镇民国风情美食街相继建成开业,为三水“美食+”产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助力三水美食成为一张撩动粤港澳味蕾的鲜活名片。
国庆期间,三水各农家乐、臭屁醋、河鲜美食等类型餐饮店铺食客如云,白坭西江河鲜美食街、芦苞河鲜美食街迎来八方食客,为三水文旅消费注入强劲动力。数据显示,国庆期间,三水旅游总收入3.26亿元,同比去年同期增长211.39%,美食消费提供强力支撑。
国庆刚过,三水便迎来了国青U18足球队为期20天的集训旅程。一方唱罢,一方登场。11月1日,沧州雄狮足球俱乐部来到三水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集训。三水足球冬训热潮也正式拉开了帷幕。
三水是广东省的老牌体育强区和足球之乡,近年来乘着中国足球改革春风,以“足球+”培育新消费热点,培育和发展具有三水特色的体育产业。自去年初启动“足球+”建设,目前已完成42块高标准足球场地建设,全区现有11人制高标准足球场地达到60多块,初步形成规模庞大、结构合理的足球场地设施网络。
今年以来,三水承接省级以上足球赛事共9项,到三水参赛的足球队伍多达67支;引入内蒙古U18女足与威斯汀足球俱乐部共建女子职业足球队,成为第一支落户三水的职业足球队,将参加2022年中国足协女子足球乙级联赛。
目前,三水以“足球+”建设促进文体旅融合发展的产业格局初步形成,“足球+”磁吸效应凸显,催生亿级体育消费市场。2020年冬训—2021春训期,三水吸引超过30支队伍,吸引与足球有关的外来人员达6万人次,有效拉动综合消费约3亿元。
接下来,随着打造湾区美食之都三年行动计划和“足球+”工程深入实施,三水文旅体产业发展潜力将得到进一步的挖掘,为宣传推介三水城市形象、促进要素凝聚提供重要载体,推动三水以文化力量支撑和助力“城市三水”高质量发展。
全业融合
激发全域旅游活力
全域旅游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进行全方位整合、系统化提升,对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治共享,以旅游业带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7月初,三水首次举办河鲜美食文化节,活动整合三水特色水文化、河鲜美食、旅游资源,打造了三水又一文旅名片。以“旅游+”发展理念融入三水特色文化元素,积极联合镇街、企业举办旅游节庆活动,打造三水旅游新看点,是三水以旅游为抓手,推动跨界融合的一大举措。
事实上,从2013年起,三水持续举办三水旅游文化节(周),各镇街也纷纷打造如白坭镇西江文创节、乐平镇“广府印象”文化嘉年华、芦苞镇胥江祖庙北帝诞庙会及北江腊味美食节、大塘镇冬瓜王大赛、南山镇十里水果长廊开园节等节庆品牌,探索旅游与文化、体育元素深度融合,文旅活动在三水大地遍地开花。
为深化“旅游+”,探索产业跨界融合发展,近年来,三水不断整合旅游链条相关要素,丰富文创、康养、研学、乡村等业态,丰富与提升旅游产品有效供给。其中,通过深挖文化内涵,三水开展了“味力三水”美食评选、“三水十大文化名片”评选、“三水十大手信”评选、“三水新八景”评选等文旅活动,打造文旅传播载体。
2020年,三水时隔36年重新评选“三水新八景”,评出三江汇流、大旗粤韵、祖庙探古、云海鹭影、丹山叠翠、古镇生辉、城央绿韵、云水荷香“三水新八景”,既有风光旖旎的秀美景象,也有动人的人文历史故事,成为三水文旅形象的典型代表。
同时,依托“三水新八景”,三水整合区内景区景点,融合区域特色旅游要素,打造多条精品线路。2020年,三水重新策划“岭南水韵游、长寿古村游、清新养生游、生态亲子游、红色研学游”5条旅游精品线路,并上线携程平台,景区景点、住宿、餐饮等多元素融合推荐。
发展全域旅游是三水区做大第三产业规模、补齐高质量发展短板的重要抓手。以今年上半年为例,在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三水区接待游客300.5万人次,增长98.48%;旅游总收入10.97亿元,增长76.3%,带动社会消费增长15.8%,全域旅游发展势头良好、活力强劲。
未来,随着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深入推进,三水推动全业融合,发展全域旅游,将打造更多融合“吃、住、行、游、购、娱”的优质平台,成为“城市三水”高质量发展强动力、添活力、增魅力的重要支点。
■对标观察
打造产业新支点抢抓文旅消费新风口
作为千年古镇,三水拥有丰富的文旅资源。同时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广佛都市圈核心片区,交通区位优势凸显,让三水发展文旅产业具有山水生态人文区位叠加优势,推动三水文旅消费增长搭建起发展快车道。
然而放在全市、全省、全国维度来看,三水文旅产业驱动消费增长动力仍不足,文旅消费对区域经济贡献度较小,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急需注入新活力。未来五年,三水提出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旅名城,打造湾区美食之都,要实现这些目标,三水还需找到撬动文旅繁荣的核心支点。支点在哪里,三水应去哪里取经?
补足短板▶▷
寻找超级文旅符号
三水自然生态、文化历史资源丰富,文旅产业发展长板明显。但也应该看到,目前三水文旅资源丰富但文旅业态单一,且缺乏能够代表三水的有识别度、有带动力的超级文旅符号。
在文旅深度融合成为大趋势的情况下,很多地方都选择将本土文化作为发力点。对于三水而言,最具识别度的是“三江汇流”的标签,对应的是三水的“水文化”。打造承载与表达“水文化”的载体,让三水的水文化变得可感、可知、可赏、可玩,推动“水文化”变成扎扎实实的文旅产业生产力,国内成功的例子有不少。
以乌镇为例,浙江桐乡市通过东栅、西栅的改造复兴,让桐乡的江南水乡文化有了一个切切实实的空间载体,小桥流水、传统建筑、饮食、织染技艺、酿酒工艺、民俗都被展示出来,茅盾、丰子恺、木心等人的故事被认真存留。有了这些文化的保留整理,乌镇才能变成一个平台,去对接互联网,去装载现代的戏剧。
三水也有很多特色小镇,尤其是拥有“广东第一村”的大旗头古村。目前广东依托本土文化打造的知名文旅IP较少,较为知名的应该是潮州、梅州,但区位劣势明显。在珠三角核心片区更多的是“无中生有”的项目,如广州长隆、深圳华侨城。作为“珠江三角洲发源地”的三水有没有可能打造一个岭南版“乌镇”,构建这样一个空间载体,既装载岭南水乡文化的老酒,又能散发出三水文化和旅游的新滋味。
跃级发展▶▷
催生4.0文旅经济
当前中国文旅已进入以平台化、IP化为特色的4.0时代。伴随国内文旅产业向纵深化方向发展,以文化和科技融合而形成的新型业态、内容创意与技术创新相结合的产物,将成为未来文旅产业发展的产业制高点和核心竞争力。
从三水文旅产业构成来看,三水仍处于1.0和2.0阶段,即以一般景点和主题项目为主。过去10年,由于尼克文化、亚拉巴海、长鹿等一批巨头项目流产,三水错失了以个性化项目、差异化竞争优势为主导的文旅产业3.0时代。发展和布局沉浸式文旅业态,不仅将为三水文旅产业注入新动能,还将推动三水文旅产业实现跃级发展。目前,三水文旅产业急需填补此领域市场空白。
当下三水正在实施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和数字化城市建设,文旅产业也应紧跟数字化潮流,引入5G、AR/VR、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和数字化手段,创新文旅消费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实现文旅消费体验提质升级。
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地方进行了有效探索。如苏州打造的“姑苏八点半”项目,以多媒体声光电、全息等技术重现千年姑苏之夜的橹声灯影。杭州通过建立“城市大脑”杭州文旅大数据系统将文旅产品和服务与其目标用户进行有效匹配,实现数字化精准营销和智慧管理。昆明和济南推出“一部手机游云南”和“一机游泉城”数字化平台。成都推出全国首款城市生活美学地图“YOU成都”APP等。
突破时空▶▷
发展沉浸式新业态
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大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文旅产业新型业态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其中,“沉浸式体验”发展势头最为迅猛,沉浸式体验性和互动性的文化娱乐成为文旅消费的标配。
2021年,发展沉浸式体验被写入全国《“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成为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发展沉浸式文旅业态,需要构建文旅消费新场景。这方面国内最出圈当属长沙打造的“超级文和友”,以区域文化作为创新点,构建“在地文化+美食”的沉浸式文化综合体,精准匹配需求端优化创新供给端。
三水可以依托人文历史资源和商业配设施,将文旅与商业、产业、城市深度融合,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发展文旅消费新经济、拓展文旅消费新空间。其中,三水“四个百年”(百年铁路、百年火车站、百年海关、百年文塔)建筑体非常适合发展沉浸式文旅业态,百年铁路、百年火车站、百年海关,结合当下的国风潮,打造复古、穿越沉浸体验式空间。
发展沉浸式文旅业态,冰雪夜间新经济也是近年来不少城市的创新实践。近年来,不少地方创新求变,突破时间、季节限制,将文旅消费体验延伸到夜间与冬季场景,打造多元化、特色化夜间经济和冰雪经济。
如成都、广州打造的融创文旅城雪世界项目打破区位和季节限制,还原冰雪实景,打造全龄段、全年度、全天候的冰雪乐园。济南以“泉城夜宴”为切入点,精心策划灯光秀、演艺秀,打造夜景、夜购、夜娱、夜食等夜休闲旅游项目。
三水可以引入和重点培育这两种文旅消费经济尤其是夜游项目,延长文旅消费时长、创新夜间消费场景。
■数读
公共文化设施提档晋级:新建三水文化中心,总用地达6.5万㎡,建筑面积达13.6万㎡,包括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及大小剧场等文化场馆。三水区文化馆、区图书馆保持全国一级馆水平,7个镇街的综合文化站100%达到省特级站以上标准,68家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00%覆盖行政村(社区),区、镇街、社区(行政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实现全覆盖。
“足球+”促进文体旅融合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完成42块高标准足球场地建设,全区现有11人制高标准足球场地达到60多块,初步形成规模庞大、结构合理的足球场地设施网络。2020年冬训—2021春训期,三水吸引超过30支队伍,吸引与足球有关的外来人员达6万人次,有效拉动综合消费约3亿元。
打造湾区美食之都三年行动计划目标:至2023年,三水美食品牌在粤港澳大湾区初具名气,实现全区餐饮业零售总额、旅游产业总收入、接待游客总量年均增长10%以上,全力打造2条以上美食集聚街区,培育出龙头餐饮企业10家以上,粤菜名厨50人,建立3个省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和省级“粤菜师傅”大师工作室,全区开展粤菜师傅培训3000人次以上,制定一批有三水特色的名菜名点粤菜领域联盟(团体)标准(规范)。(●撰文:张秀蓝三宣余德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