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摄 蒋宝栋 本报记者 董新英

4月9日,在绥化市北林区国家区域性水稻良种繁育基地的“5G”大棚里,粒粒金黄的水稻种子已经包裹上了“防护衣”,通过浸泡冒出了雪白的“嫩芽”,工人们均匀地将它们播撒在苗床的黑土上。


(资料图片)

绥化市北林区是“中国寒地香米之乡”,这里种植的水稻品种以“香米”为主,眼下,北林区计划种植的112万亩水稻迎来了“播种季”。

“我们主要分块下种,一个是南繁回来的香稻原种,另一个是已经审定使用的香米品种绥粳309。”老农技员卢国臣一边指挥工人播种一边介绍。

今年,为确保良种繁育安全,基地采用了“大数据5G技术”分析育苗。在这里,记者看到排列整齐的智能喷灌系统、全自动控温的棚帘、排风系统和采集温度、湿度及土壤PH值的测控系统……“这个大棚非常先进,通过数据汇总分析出最适宜水稻生长环境的数据,科学管理育苗整个环节。数据在手机上显示,动动手指就能完成浇水、控温、放风等。”卢国臣打开手机里的APP一一介绍着。

卢国臣告诉记者,这栋“5G”育秧大棚,一共5000多平方米,有效育苗面积在4000平方米左右,可供30多公顷水稻插秧,能产出54万斤优质香稻良种。

在位于双河镇杨树村北林区稻香村农作物种植合作社的水稻育秧基地里,合作社理事长丁会利带着几名工人利用遥控播种机、覆土机播种,按一下遥控器,来来回回,不到半天时间,一栋大棚就播种完成了。

“人工需要6人到8人,一半人撒种、一半人覆土,还要考虑撒种和覆土的均匀度,用上这个机械,两个人配合就能完成。”丁会利说着机械化带给播种的便利。今年该合作社种植了1200亩水稻,以种植绥粳系列香稻为主。为了保证香米的品质,从播种开始就精细化管理。丁会利说:“我们一共13栋高台育秧大棚,通过运用机械化、智能化管理方法,苗期使用自动微喷系统控制湿度,增强秧苗的防病、抗病能力,从而达到移栽不缓苗、不伤苗,提高粮食品质。”

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李连文带领工作人员来到合作社进行现场指导。李连文介绍,北林区地处的积温带最适合种植北林香米,每年4月开始进入集中播种期。今年北林区95%以上稻农使用半自动播种、覆土机。播撒精度高、标准高,覆土时薄厚均匀,出苗率有保障,稻苗生长也好。

今年,北林区计划种植水稻112万亩,全域种植以北林香米为主,眼下稻种入苗床,预计5月上旬进入插秧期。

粒粒种子入苗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