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本报讯(记者王彦)省交投集团党委紧紧围绕“人才”做好大文章,全面推进深化“产改”工作,有效推动了集团高质量发展。三年来,累计完成投资497亿元,营业收入、利润和纳税分别增长8.3%、5.6%和48%。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交投“铁军”队伍正在不断成长壮大。

2019年成立以来,集团坚持思想政治引领,实施“双培养”机制,在生产骨干中发展党员,选举一线职工兼职领导岗位。国企姓党、国企姓国的理念深深根植在职工信念之中。

人才是第一资源。在叠加省、市优惠政策基础上,集团出台了硬核“二十条”人才引进政策,提供安家补贴、生活补贴、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一系列福利待遇保障,购房补贴最高达20万元。组合措施下,三年来共引进各类人才1517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516人,较组建之初增长了31.3%。截至目前,专业技术和技能型人才4479名,占比71%。

为了拓展人才不断提升的空间,集团建立分级分类培训体系,投入教育经费近千万元启动博士英才引进培养、职工学历提升和大学生“墩苗”三个专项计划。此外,依托劳动竞赛和技能比武优秀人才脱颖而出,110余场大赛总参与人员多达2.5万余人次。如今,高学历高技能人才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创新是第一动力。集团通过出台容错纠错实施办法、尽职免责清单等,为职工创新创造宽松环境。同时,畅通职业经理人、技术项目经理人渠道,设置技能型专业性人才单独晋升通道,职称评定、薪酬待遇、技等补贴单列单定。11家权属企业开展了股权激励、跟投、员工持股、超额利润分享等中长期激励措施。与国内一流企业、高校及部委厅局联手搭建科创平台。建立省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2个、集团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26个,跨区域、跨行业工作室联盟4家,出台创新工作室扶持管理办法和成果转化及收益分配机制。积极开展“五小”等群众性创新活动,累计研发投入1.24亿元,荣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重大奖项10个,取得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等194项。产业工人创新才智得到充分涌流。

发展是第一要务。集团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重塑,搭建2朵云、3产业、7平台的数字经济生态圈,与数字经济头部校企开展项目联合创新,组织线上课堂,完成10746人次3.8万课时的培训,使职工有场景、有体验、有能力迎接拥抱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

“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运作、职工参与、各方配合”的产改工作领导体制牢固确立。集团党委、董事会定期研究和听取工会意见,出台职工董事、监事履职办法。经理层每年向职代会报告工作,与工会建立协商机制,将重点任务纳入“四个体系”建设进行考核评价。与相关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持续推动产改政策能创新、理论出成果。

三年来,省交投集团充分实现了企业与职工共同成长、共享成长。职工人均收入增幅达22.98%。集团先后投入资金9000余万元改善一线生产生活条件。救助困难家庭职工,建立企业年金,设立疗休养基地,开展福利保障、免费体检、荣誉退休、两地分居职工关爱等系列活动。产业工人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的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稳步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大大增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