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7日,中国一重与湖南省长沙市中南大学钟掘院士及其团队签订《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与钟掘院士共建院士站框架协议》,并于2020年8月19日由省科技厅批复挂牌成立。工作站团队现有人员13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8人,高级工程师4人。院士工作站建立后,中国一重和院士团队之间搭建了长期有效的双向沟通合作平台,推进了高校技术开发和企业成果孵化的高效合作,将院士专家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及科研项目与中国一重的实际需要进行长期有效对接,使一重在科技孵化方面开花结果,形成了自己的产业优势。

中国一重“头雁团队”成员

“头雁团队”展现力量

重型锻造液压机是象征重工业实力的国宝级战略装备,发达国家都将重型锻造装备作为产业核心战略支撑。随着新工艺、新产品的出现,核电、航空航天等领域对核心零件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带动了生产及工艺技术的变革性创新,现有装备能力已无法满足新需求。

依据国家产业要求,中国一重组织各行业专家成立了“头雁团队”,团队从规划、设计、工艺、增材四个方面展开工作。依托院士工作站,与院士团队进行多方面合作。截至目前,中国一重已完成4轮设计方案改进和优化,针对核电一体化顶盖、一体化接管段、一体化底封头、一体化椭球封头、一体化水室封头、稳压器上/下封头、泵壳、主管道及轧辊、转子、加氢一体化封头等目标锻件进行靶向设计。设计团队完成了板框式超大型液压机“整机结构设计技术”“多拉杆预紧技术”“超大型组合横梁、导向、调平”等创新性应用,液压、电气一体化、柔性化、智能化同步实施,成果显著。

超大型多功能液压机设计板块负责人殷文齐正在工作

携手解决“卡脖子”问题

运载火箭,特别是大推力运载火箭,是进入深空的重要装备,其制造水平体现了国家对太空的探索能力。目前我国运载火箭环件直径在5米左右,随着深空探测要求的提出,直径更大的高品质轻合金环件的生产也被提上了日程。但在大直径轻合金环件领域国内还是“零”,没工艺保障、没设备支撑、没外部经验可借鉴,一切都从“零”开始。

中国一重研发团队与钟掘院士团队密切合作,对锻造成型工艺及设备、高端轻合金环轧工艺及设备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入研究。依据环坯锻造的特点和后续环轧机的工艺要求,中国一重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锻压装备设计研究院一室主任、首席工程师郝铁文带着他的团队与院士团队合作,对特种锻造机进行了专项研发,在特种锻造液压机项目上依据中国一重液压机多年使用经验开发出了“重载浮动式工作台”“分体式超大行程柱塞缸”“基于阻尼原理的落料缓冲缸”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了4项发明专利和17项实用新型专利。经过通力协作,100MN多功能油压机于2021年12月一次性热负荷成功,顺利投产,特种环件的制坯工序得到了保证,后续环轧工序也顺利跟进。

院士工作站成员对承担项目进行研讨交流

产学研合作发挥独特优势

大型轻合金环轧机(10米级),特别是能实现异形环轧的大型环轧机,在国内一直处于空白。依据成型要素和亟待攻克的技术难点,郝铁文团队将“航天用异形轻合金环件轧制工艺技术研发”“基于CPS的环件轧制过程智能化技术研发”“异形环轧制工艺开发”等多项核心技术列入了研发内容,并成功申请了省2021年重点科研项目。

通过多年努力,郝铁文团队已掌握了轻合金锻造技术、轻合金预拉伸板拉伸、轻合金环件轧制等新技术,为中国一重液压机装备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协同努力下,郝铁文团队承担的国资委“1025工程”一次性通过专家评审,顺利验收。团队还脱颖而出承担了省重点科研项目“轻合金环件轧制工艺及设备”的研发任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产学研合作,让中国一重重大攻关项目遍地开花。企业的创新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不少产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中国一重院士工作站将充分发挥独特优势,努力把工作站建设成为广大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基地、高新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的重要通道、技术人员组织开展创新争先活动的重要阵地,为推动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出新的贡献。

米迎新 记者 姚建平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