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公正监管,保障公竞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好稳主体激活力攻坚战,这是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的要求。代表委员们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积极建言献策。

北海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曾玲代表说,北海一直把优化营商环境当作“一号改革工程”抓。优化营商环境要坚持在几个方面下功夫:坚持审批服务“只讲怎么快、不讲怎么难”,法定行政审批事项应设定审批时限;坚持便民服务“只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推行“多证合一”;坚持政策兑现“办事不求人、执行不打折”,开启惠企政策“免申即享”行动;坚持要素保障“政府更有为、市场更有效”,大力培育资本、技术、人才和物流等要素市场。

“要加大助企纾困力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信用监管处处长李金健委员说,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产生巨大冲击,很多市场主体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各地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支持市场主体的政策措施,帮扶企业渡过难关。但目前我区市场主体面临个体工商户大量退出导致实有市场主体增速变缓、外商投资企业外移和产业断链风险加大、大宗商品价位急剧上涨等新问题。

李金健建议,要多措并举帮扶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开展市场准入一体化试点改革,通过业务流程再造,整合市场监管领域各业务登记系统,形成我区市场监管领域统一的行政许可业务审批系统,实现市场监管领域“证照联办”,优化企业开办服务。同时做好稳外资引外资和精准解决企业困难工作,增强企业发展信心。

来宾市委统战部部长蒋卫生代表建议,要依托“民企入桂”,务实招商、以商招商、精准招商。特别是结合疫情期间企业实际生产需求,进行有针对扶持,让更多切实可行的纾困政策措施落实落地。围绕RCEP积极搭建港澳台商和侨商在桂创新创业台,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他们在桂享受叠加红利、拓宽发展空间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好政策只有落到实处,才有真正的号召力。”华鸿水务集团董事长林金华委员认为,要通过深化改革,提升政策获得感、投资安全感和办事便捷感,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本报记者康安覃鸿图蒙进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