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天津北方网讯:6月的津城骄阳似火。走进天津大学材料学院焊接团队,大家专注着手中的实验,有人不时抬头望一眼那个空荡荡的座位。这里,是王东坡教授生前最热爱的地方;这里,有他生命最后日子里的忙碌身影。如今,带头人虽然不在了,但大家心中有一个共同目标——接过王东坡未竟的事业,推动“中国焊接”攀向一个又一个高峰。

今年4月2日,原本要在上海召开的某型号民用航空发动机研讨会,最终没有等来王东坡教授。此前一天晚上,王东坡搭乘飞机赶赴上海参会,因突发疾病,没能走下飞机,并在2日10时许与世长辞,时年51岁。

“王教授当天持续参加了9个多小时的博士生复试答辩,没来得及休息就匆忙赶往机场。如果知道是这种结果,我无论如何都不会放他走。”王东坡的学生、课题组助理研究员梁行哽咽着回忆到。

焊接被誉为制造业的“裁缝”,对“大国重器”的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因为焊接的复杂性,包括异种材质、特种厚板、超高强度钢、巨型薄壁以及结构所处的深水、深空等复杂环境,都让焊接技术成为名副其实的工程实用高科技。作为国内较早开展焊接接头断裂韧性测试技术研究的学者,王东坡带领团队在焊接结构疲劳延寿、焊接结构完整性评价与试验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发明了世界首台基于压电原理的超声冲击设备,并牵头撰写了相关技术应用国家标准;自主研发设计了超声疲劳试验机等领先成果。

“啃硬骨头香!”这是王东坡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读博期间,王东坡就在国内率先突破超声冲击技术,用三年时间研发出世界首台基于压电原理的超声冲击设备。而后,他又向长期掌握在国外极少数科研机构手中的“卡脖子”技术——低温断裂韧性测试中预制疲劳裂纹发起冲锋。

作为王东坡的师妹和同事,邓彩艳老师和王东坡教授共事已经20多年。“王老师和大伙不眠不休,在实验室里一遍遍调整参数,他心里一直憋着一股劲儿,我们要摆脱别人的制约!”直到今天,大家依旧记得,当课题组第一次把预制疲劳裂纹做出来的时候,现场外国专家那一脸不可置信的表情。基于这项技术,不仅实现了我国海上油气平台建设焊接结构低温断裂韧性测试国产技术百分百的覆盖,更是通过风险评估为企业免除了焊后热处理这道生产工序,在技术研制后不到十年时间里,产生经济效益已达到20至25亿元。

对于祖国的焊接事业,王东坡是满怀赤诚之心的逐梦人;而对于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他是满怀仁爱之心的“大先生”。王东坡从不计较个人名利,年终评优都是主动放弃,把机会留给年轻人。有学生回忆,“焊接实验室噪音大,王老师会催我们中午赶紧回宿舍休息会儿,而他自己两张凳子一并,凑合眯几分钟就继续工作了。” 王东坡几乎从未在晚上10点前离开实验室,常常和学生一起抱着几十斤的焊接件放到冰冷的液氮中做实验。“不怕实验条件有多艰苦,王老师干,我们就跟着干了!”

王东坡离世后,他的学生们纷纷自发悼念。谈到王老师,每位学生心里都有一个思维活跃、纯真爽朗、勤勉不懈,学问一丝不苟、对学生关爱有加的恩师形象。在20多年的教师生涯中,王东坡共带过60余名硕士和博士毕业生,如今已大多成为国家各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骨干。每一名学子都在他的课堂上感受到浓浓的家国情怀,体悟他对国家发展、科技创新的深入思考,听到他那句耳熟能详的“做学问,就要多做实事以谋国家昌盛!”

从港珠澳大桥到助力战鹰翱翔的航空发动机,从数万公里的跨国石油运输管线到高速轨道车辆……王东坡一生始终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成果应用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他的生命和“焊接”牢牢地连接在一起,直至最后一刻;而他锲而不舍的“金刚钻”精神也将长留世间。(津云新闻编辑付勇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