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本报讯(记者董盈)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截至目前,省发展改革委已推动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授信66亿元,签订贷款合同54亿元,投放资金34亿元,为黑龙江省1~7月份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速30%,创25个月以来新高提供了重要支撑。在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的全国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现场会上,黑龙江省作为发言的四个省份之一做了典型经验交流发言。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和国家发改委工作安排,省发改委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深化调查研究,会同人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引导18家银行金融机构给予企业贷款支持,形成了产业部门与金融机构协同发力服务制造业企业融资的合作模式,助力我省加快构建“4567”现代产业体系。

省发改委紧紧抓住政策宣传这个先导性工作,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拓展宣传覆盖面。在网站等公开发布《致有关制造业企业的一封信》,详细说明贷款支持领域、项目申报流程、服务事项等内容,省内主流媒体、有关微信工作群、朋友圈纷纷转载。通过省税务局报税系统,将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政策,分领域“点对点”精准推送给全省4万户制造业企业。会同工信、科技、国资、工商联等部门,通过工作渠道向规上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小微企业等进行政策宣传,有效提升宣传精准度。召开业务培训、政策宣讲会,赴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和绥化等地调研,向企业详细讲解政策和申报流程等内容。

广泛开展的宣传,提升了企业对政策的知晓率,企业共计申报了1000余个贷款项目需求。国家发改委网站刊登《黑龙江省全力做好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下半篇文章》,介绍了黑龙江省推动贷款投放的经验做法。

省发改委紧紧抓住政银企联动这个关键性工作,强化协同配合,推动工作高效运转。建立政银企三方联动工作机制,省发改委多次召集专题会,研究工作措施,明确责任分工,围绕重点项目贷款需求,专题协调银行对接,国投生物能源(鸡东)公司、建龙集团等分别获得项目建设的中长期贷款授信。实施周通报制度,重点围绕贷款项目申报、审核、授信、投放等进展情况,以及农发行实现绿灯项目全部签约、兴业银行积极争取总行配置表内贷款专项额度、中信银行对下属机构开展绩效考核等经验做法,向发改系统和银行系统进行通报,激发比学赶超的工作干劲。按照全省深化能力作风建设“工作落实年”要求,人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将各银行制造业贷款增幅计入年终目标考核,纳入“四个体系”,形成工作闭环,有效推动银行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

省发改委紧紧抓住项目这个基础性工作,聚焦三项重点精准发力,为贷款投放夯实项目基础。按照 “红、黄、绿灯”工作机制建立项目调度台账,联合人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开展周调度,对“绿灯”项目重点调度银行加快投放;对“黄灯”项目重点做好土地、环评等要素保障;对“红灯”项目重点指导企业进一步完善优化,提升项目成熟度和贷款的可行性。重点将“黄灯”项目纳入发改系统牵头的重大项目协调机制,推动有关部门为项目提供增信和要素保障等方面支持。通过土地、环评、施工许可等要素保障绿色通道,一批项目取得获贷资格,破解了企业抵押担保难题,哈尔滨鹏程新材料公司获得招商银行1000万元贷款。在推动成熟项目贷款的同时,积极组织项目储备,形成了储备一批、对接一批、投放一批的链条式项目融资推进模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