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时节,三江平原水稻主产区建三江迎来了大批来自天南海北的插秧客,佳木斯成为许多农民务工人员的中转地。
据铁路部门预计,今年经由佳木斯站前往建三江地区的农民务工人员将达2万多人。为满足出行需求,自4月27日起,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增开了由佳木斯站始发,途径建三江站、前进站,驶往抚远的K5157次“插秧专列”。5月7日早上,迎着朝阳,记者与500多位插秧客一起登上K5157次列车,奔赴460多公里外的三江平原,追随他们追逐希望的脚步。
(资料图片)
登上“插秧专列”
这个春天,五湖四海“下三江”
“你从哪来的?”“我从威海来。”“你呢?”“我从内蒙古来”。“你呢?”“四川的、吉林的、辽宁的、河北的、山西的、西藏的.....”执行添乘任务的牡丹江客运段天津车队党总支书记高思华亲切地跟每位农民兄弟打着招呼:“好,我送你们去‘淘金’!”温馨鼓舞的话语引发了大家阵阵欢笑,也拂去了日夜兼程的丝些疲惫。
乘务人员尽心服务
来自哈尔滨市双城区的农民邢维才是老插秧客,已经连续10多年春季“下三江”,成了农民务工的领头人。“我们这次一起来的有6个人,都是在各地打工认识的。”邢维才笑着打开了话匣子。一个多月前,他就带着4位工友去前进农场扣大棚、育秧苗。这次来建三江,他又召集了6位工友过来帮忙插秧。这里干活按天计算,干完活就结账,从没差过钱,而且比在其他地方工钱给得高。连育苗带插秧,前前后后忙活一个多月,他能挣到一万五千多元钱。
紧挨着邢维才坐的是29岁藏族小伙华旦才让。他在上海打工时认识了刘维才,随后一起走南闯北。“我是第一次来东北,更是第一次来建三江,我还没见过大米是怎么长出来的呢!”华旦才让难掩心底喜悦地说,他来这里是开拉苗车的,也有其他的零活,工资每天550元,这是他打工给的最多的一次。“如果可以的话,我想留在这里。”华旦才让跟记者表达了他的愿望。
插秧客们兴高采烈
来自吉林省磐石市的老高一个人靠着车窗坐着,眼睛一直望向窗外的三江大地,他也是第一次来建三江。“我们老家是半山区,耕地少,黑龙江地大物博,看着就挺激动的。今年自家的地都种完了,正好有老乡张罗来建三江种水稻,就跟过来了,没想到坐上了插秧专列,车厢里干净舒适,我的心情也不错。”老高笑着说道。
据统计,每年3至5月春耕季,约有省内外四、五万人的农民务工队伍奔赴三江平原进行水稻备耕、插秧等工作,不到一个月就能收入万元左右,成为部分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惠农专列,“铁”字号的不了情
“我们列车行驶的这条线路叫福前铁路,是我国建设的第一条支农铁路。”高思华介绍道,上世纪70年代,为解决开发三江平原的交通问题,加快商品粮基地建设,国家在三江平原腹地福利屯至前进镇间建设了福前铁路,1979年正式通车。2003年,福前铁路历经5年扩能改造完成。由此,源源不断的人流通过列车汇聚北大荒开发建设,拉动“北大荒”迈向“北大仓”。
“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中国饭碗装满优质龙江粮,是铁路人的责任。为打通农民务工人员前往垦区淘金的最后一公里,我们每年都会按时开行这样的专列,来支援垦区春耕备耕,因此沿线百姓给这趟车起名‘三江惠农’列车。”回忆起从前的燃煤车体,到现在的空调车体,高思华表示,车速在变、乘车环境在变,服务质量在提升,铁路的发展,一切都向着百姓的需求持续努力。
车厢里的农技课堂
随着列车的飞驰,一场别开生面的春耕科普讲座在K5157次列车5号车厢展开了。听说有专家讲座,邻近车厢的“插秧客”也都赶了过来。
“大家知道水稻插秧前都要注意哪些事项吗?知道当前水稻育苗防病都有哪些措施吗?”来自汤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省劳动模范、农业科技专家胡秀芳手里拿着秧苗边讲边示范。“对!要控制水温,分类管理。”看到有人应答,掏出手机录音录像,她高兴地说:“你们成了种植水稻的行家里手,就更有价值了。”
跟专家认真学习农业新知识
马宁是执行K5157次专列乘组任务的列车长。今年她和车队几位经验丰富的列车长被抽调过来,专门担当专列值乘任务。她说,为了农民兄弟尽快掌握新技能,我们特意在列车上举办了这场春耕科普讲座。同时,列车途中增加了保洁频次,预备了医药箱、便民服务箱等用品,以备旅客不时之需。
全力备耕,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上午10时38分,列车到达建三江站,部分插秧客在这里下车赶赴周边的七星、创业农场,剩下的乘客继续乘车到各农场就近的站点下车。沿线各农场的种植大户们老早就到车站等候远道而来的插秧客,看到出站口涌出的人群,他们心里就有底了。
佳木斯车务段建三江站客运值班员蒋晓春告诉记者,为了保证插秧农民工顺利出行,建三江站提前制定了运输方案,组织运转和货运人员在间休时间来帮班,每人负责2个车厢,引导旅客上下车。
在站前广场“务工人员之家”,大大小小的车辆等候着。提前联系好用工的雇主,接到插秧客后快速离开。没有事先找到用工的,就在这里跟雇主商谈,谈好了再上雇主的车离去。
忙碌的插秧客
正午时分,记者来到七星农场第一作业区五队,正赶上种植大户姜洪海承包的千亩水田今天开始大田插秧。一望无垠的黑土地上,波光粼粼的水田映着蔚蓝的天空,奔跑的农机轰鸣声响彻天际。田间里,插秧机掠过处,栽下一行行整齐的绿苗随风摇曳,赏心悦目。
今年,姜洪海雇用了长工、短工、零工20多人,除了人工费,还包吃住。王师傅是这里的长工,负责看田放水,老伴也在这里打工,负责给大家伙儿做饭。两人从五常市农村来这里已有20来年了,因为工作认真,深得雇主的信任。当被问到收入情况时,老王笑呵呵地说:“老家的地都包给别人种了,我和老伴在这里打工,一年十来万块钱,挺好!”
正在进行插秧作业
姜洪海说:“以前插秧全靠人工,随着机械化种植普及,这些年人工需求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但卷苗、运苗、站盘、补苗等依然离不开人工。现在是用工的关键时期,仍需要大量的务工人员。人工到位,保证了我们的春耕备耕,也就保证了粮食的丰产丰收。”
昔日的北大荒,今日的北大仓。来自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农民彭忠良说:“看到全国各地的务农大军都来支援建三江,为我们国家粮食安全做贡献,我也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