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飞 本报记者 彭溢

近日,坐落于哈尔滨市南岗区的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工力所”),举办了土耳其震害研究视频交流会,跟随中国救援队赴土耳其开展了10天救援工作的该所研究员林旭川介绍了当地震害情况,分享了他对城市抗震韧性建设的思考。大量地震现场照片和严谨的分析,吸引了业内众多专家学者参加。


(相关资料图)

从2015年尼泊尔地震,到2021年云南漾濞地震,从2022年青海门源地震,到2023年土耳其地震……在每一次震害现场的损失应急评估与科学考察中,林旭川总是手拿一把尺子,一栋一栋房屋的搜集数据,在瓦砾中执着地寻找震害规律和特点。凭借这份执着与坚守,他主持了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近20项,研究成果为国内外城市防灾规划、巨灾风险分析、地震应急等工作提供了支撑。

现场救援兼顾效率与安全

大巴车穿行在土耳其震害最严重的主城区,连续多日的奋战后,不少救援队员都疲惫的睡着了,林旭川却仍然拍摄着震害照片,尽最大努力做好现场废墟安全评价、结构破拆安全评估等工作。

“我们在现场时不敢有丝毫放松,对开展工作的废墟都要经过各个角度的整体与局部的检查确认和分析评估,以防止有坠落物或余震结构再次垮塌带来的二次人员伤亡。”林旭川说。作为中国应急救援队结构工程专家,他和工力所副所长王涛的主要工作是协助观察震后房屋及其废墟的结构安全,协助、配合搜救工作。

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安全均需兼顾。在救援过程中,林旭川对结构倒塌、废墟受力机制以及城市防灾有了更深刻认识。“土耳其7.8级地震的震害情况对我国抗震防灾工作具有借鉴意义。城市中不同新旧建筑及基础设施混杂,不同时期工程结构的建造质量、所采用的设计标准不同,需要从城市系统角度对城市大震安全及可持续发展进行综合考虑。并对建筑废墟与搜救方法进行深入的归类整理与研究分析,强化适用于现代城市救援的人员搜救策略与方法。”林旭川说,“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是那样的渺小,我们应加强国际间的深入交流、共享合作,以共同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

惊心勘察掌握第一手数据

林旭川是浙江人,本科和硕士都毕业于清华大学,在日本京都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4年回国后,来到坐落于哈尔滨的工力所。9年来,他潜心从事城市地震灾害模拟、高层建筑地震倒塌模拟、重要防灾建筑减震设计等方面科研工作。

在地震救援现场,林旭川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专业的分析,保证救援人员的安全。而当他进行震害勘察时,有时却因太投入而忘了自身安全。

用尺子测量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破坏位置的钢筋直径、间距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裂缝宽度,测量房屋的楼层变形,拍照留存……林旭川和科研人员对每一处破损的房屋都不放过,以获取量化的结构参数与破坏特征参数。在残损瓦砾中,有暴晒,有雨淋,更有危险。有时工作过于投入,余震发生了都没察觉。

“笨”法研究做坚实学问

在土耳其地震现场,林旭川挤出自己的休息调整时间对营地旁的体育馆进行了详细调查,用这种“笨”方法不断积累、深入研究。在探索、深耕“城市震害模拟器仿真系统”的过程中,他也是用这种“笨”方法花了近8年时间编制了所有代码。

经历了无数个埋头钻研的日子,他针对城市建筑群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努力探索物理驱动的城市地震灾害自动化建模方法、大规模建筑群地震响应可扩展高效并行算法,研发编制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城市震害模拟器仿真系统。结合实时的地震监测数据,仿真系统可在震后第一时间初步给出城市破坏情况,为救灾救援提供决策参考,相当于掌握了“大地的情绪”。

也正是凭借这种热爱与投入,林旭川得以参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绪红牵头实施的“高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理论、技术与工程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他参与了高层混合结构的抗震分析方法和设计理论研究,相当于探索保护建筑结构的“金钟罩”,在中国动漫博物馆、成都云端塔等重大复杂工程的深度弹塑性分析与减震优化设计中得到应用。相关研究还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2022年林旭川荣获“黑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

面对取得的成果,林旭川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平静的心态,他认为,“科研工作中碰到的大部分问题都不能一下子解决,而是要老老实实地去做,积累够了,解决方案则水到渠成。”他的步伐是那么扎实有力,正坚定地向着下一个目标奋力进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