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佳木斯市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提升就业质量的“金钥匙”,从“双园同创”、培育技能人才、强化援企稳岗服务等方面着力扩大就业容量,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就业韧性。截至目前,佳木斯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64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2%以内,全市在稳中向好的就业形势中奋力冲刺四季度,跑出加速度。
从一组上半年的数据中可见经济发展强劲势头。佳木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项指标增速位列全省首位,城市信用排名、平安建设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全市农业农村、政法等多项工作获得国家、省级表彰奖励79项。
组织开展育婴员培训
(资料图片)
经济增长促进产业发展,就业提升成果凸显。佳木斯市对标上海、宁波等先进地区经验,明确推进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创业孵化产业园“双园同创”的发展思路。
打造“产业园区+市场运营”模式引领就业。将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提级纳入全市66项重点突破性工作,成立工作专班强力推进。与上海、杭州等国家级产业园建立联动关系,与蓝海股份、水发越吴(苏州)等人力资源头部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新建6个域外人力资源服务站,打开就业的新渠道。产业园已于5月份正式开园,入驻国内知名头部人力资源企业2家,开展劳务派遣、外包业务2000多人。
打造“孵化平台+政策扶持”模式带动就业。借助国家实施创业带动就业战略的有利契机,树立市校共建观念,在市大学生创业社区辟建市校融合发展项目孵化区,入驻“冰雪清除机械”“智能农业装备”等博士团队科研项目6个。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创新开展涉农创业担保贷款业务,今年全市新增涉农创业担保贷款3300万元。建立青创咖啡、青年直播电商共享基地,为青年创业者打造“面对面”交流平台。目前,全市30个创业孵化基地入驻各类企业和团队862个,带动就业6000余人。
人社助企服务专员深入企业开展服务
佳木斯市以培训结构调整和培训模式创新强化技能人才培育。将人社机关定位为服务机关,推进审批流程优化,推行“容缺办”“告知承诺制”,职业培训机构设立审批时限由法定80日缩短到1日。对全市职业培训机构分成A、B、C三级重新定级评价,按等级进行管理规范,推动职业培训向服务全市产业发展转变,开展养老护理、农机维修等职业技能培训4152人次。
同时,实施劳务品牌培育工程,在打造“桦南家服”“同江鱼皮画”“抚远跨境电商”等劳务品牌基础上,重点聚焦“一老一小”和新产业新业态,增强就业吸引力。校企联盟“订单培养”蓄足企业用工“人才池”。3家政府机关单位、18家院校、90余家省内农业龙头企业,组建现代农业“政校企”技能人才培养联盟,与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办订单班,和25户企业达成新型学徒制联合培养协议,每年可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1000人以上。
送政策上门、送资金到企、送岗位到家.....通过能力作风建设将工作热情燃起来,工作节奏快起来。开展“百人助企”专员服务,抽调百名人社业务骨干组建“百人助企服务团”,党员干部以首席服务专员的“新角色”为全市300多户重点企业提供用工指导、政策解读、业务经办等领办、帮办、代办服务510余次。“线上送岗”精准匹配。常态化开展“云聘会”直播带岗,打造覆盖城乡四级微信矩阵招聘平台。今年已通过各类线上平台提供岗位3万多个,达成就业意向1.1万多人。
同时,通过大数据比对,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实行稳岗返还“免申即享”和社保补贴“直补快办”,顶格落实工伤保险费50%减免政策。今年,全市已返还、减免失业、工伤保险费6000多万元,主动发放企业社保补贴、创业补贴、见习补贴等补贴135万元,稳定就业岗位5.7万个。
文/王冬 记者 刘大泳 摄/康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