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泥泞的密林中双手拉着雨靴“拔萝卜”式前行,在零下30℃的冰面上采样的透骨寒冷,在江中顶风采样感觉内脏都要被颠出来了,在稻田里被炎炎烈日晒得火辣辣的黝黑脸庞……野外观测的艰辛可见一斑。
乌伊岭湿地生态系统黑龙江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资料图】
然而,寻找扭转湿地退化的路径,受损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珍稀鱼类栖息地的生态修复,优异水稻品种的创制,农田融雪涝渍灾害的预防……要找到解决这些重要问题的“密码”,都有赖于长期大量的野外定位监测与试验数据,以及结合这些数据开展的高水平科学研究。
日前,省科技厅公布了首批获批建设的8家黑龙江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这些观测站的科研人员,克服种种困难,长期在野外默默坚守,他们获取的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在珍稀鱼类保护、生态环境建设、水稻育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日,记者走近这些科研人员,听他们讲述野外观测的苦与甜。
江中“钓宝” 护渔业生态
美丽富饶的黑龙江流域,河流纵横交错,密如罗网,而星罗棋布的湖泊泡沼更如万点明珠点缀其间,从事黑龙江流域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调查一线工作十余年的霍堂斌博士,与团队成员几乎踏遍了黑龙江流域的每一片水域,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服务于黑龙江渔业生态环境保护事业。
镜泊湖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
“最刻骨铭心的是冰上采样”,黑龙江流域渔业生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渔业生态环境研究室主任霍堂斌告诉记者,东北地区封冰期长达四个月,冰上采样给人的感觉,就是透骨的冷。无论是江河还是湖泊水库,冰面都比较开阔,大风挟裹着雪粒,打在脸上就像刀割一样。尽管捂得严严实实,但一股股寒气仍从脚底向上钻。七十多厘米厚的冰层,打一个冰眼需要三十分钟。分层取水测氧时,为了保证测量的精度,科研人员都是直接徒手进行操作,每次下来手臂都冻得发紫。
冰上打眼
为了评估冬季江中水生生物的资源量,还要采集冰下的水生昆虫等底栖动物。霍堂斌说,“这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首先要根据地形选择泥底采样点,如果判断错误,刚打的冰眼就废了,只能重新再打。冰上温度通常在零下二十摄氏度以下,二三十斤的采泥器一提出水面,瞬间结冰,每次采集我们都得连敲再打,忙乎个不停。”
冰上采样
“居无定所,四处漂泊,远离城市,少与家人团聚”,是霍堂斌对野外观测生活常态的描述,为了“钓”得宝贵的渔业资源与环境本底数据,他的工作大多都在江河湖泊上调查和采样,出差最多时一年达180多天。
通过试验判断江河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是否合理
严寒酷暑,辛苦不言而喻。“但在辛苦付出后获得数据的那一刻,幸福感、成就感还是满满的。”霍堂斌介绍,近年来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研究,团队掌握了黑龙江重点水域渔业资源变化特点和规律,协助我省各级相关部门开展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制定《黑龙江省松花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评估黑龙江省重要湖库增养殖容量,制定鱼类增殖放流规划,评估增殖放流效果,鱼类生境修复等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和咨询服务。
与林为伍 护森林常青
顺着溪流走过崎岖的山路,眼前除了密林,还是密林,一个多小时过去了,脚下越来越沉重,可还是没见到观测样地,观测队员们有些心慌——迷路了!此时,他们都已经精疲力竭。用手机定位?山里没有信号,只能靠经验。
雪乡森林生态黑龙江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副站长、省林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森林生态研究中心主任魏彪介绍,林中迷路是5年前观测站刚开始运行时的“小插曲”,当时大家爬上最近山头,重新辨别方向,才找到了观测样地。如今,观测样地周边的每一寸土地,以及上面生长着哪些树种、草本和灌木,团队成员早已了如指掌。
观测队员在林外自动气象站
提起雪乡,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令人心驰神往的纯美雪景,然而,观测站的工作却是异常枯燥、繁琐和艰辛的。
雪乡气候独特,冬季漫长寒冷,积雪在2米以上,怎么去观测样地?“积雪达到一定深度,下面一层雪是硬的,可以趟过去。”魏彪轻描淡写地说,难的是早春和夏季,特别是现在,雨水多,临时木桥经常被冲垮,道路非常泥泞,得趟着淤泥往里走,被草爬子叮咬也是“家常便饭”。
夏季上山观测要走过泥泞的山路
一步3个脚印,是森林观测人员的独特经历。魏彪告诉记者,早春时市里冰雪早已消融,而在观测站大海林林业局双峰林场“右沟”观测样地,仍然是冰天雪地。地面上层是半融化的积雪,中间是夜晚新结的一层薄冰,最下面是融雪形成的冰冷水流,刺骨寒冷。每走一步,都会留下3个脚印,半融化的积雪、踏破的薄冰、冰冷水流下的泥泞。此时,要想抬脚而出简直无处发力,常常是双手拉着雨靴“拔萝卜”式前行。“当拿到数据完成任务,这种喜悦让来时的脚印显得更加坚实。”魏彪说。
天然云冷杉林固定观测样地
省林科院牡丹江分院院长、观测站站长田树新介绍,按照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和相关技术标准要求,观测站完成了5年度数据上报任务,已纳入国家生态站数据管理系统。该站通过长期监测张广才岭的水文、土壤、气候和生物要素,开展森林生态系统水量平衡、植被演替、受损生态系统恢复、碳循环、雪与森林的关系等研究,探寻森林健康经营的最佳模式、为区域生态环境及其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与稻田为伴 创制优异品种
“黑龙江水稻种植面积近6000万亩,居全国首位。佳木斯地处三江平原农业区,是我省水稻主产区,也是寒地粳稻典型代表区域。其水稻品种生态类型特殊,产量占全省60%以上,成果服务区域大,商品率高,对我省水稻生产的稳定与保障起着重要作用。”佳木斯水稻种质资源黑龙江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王桂玲介绍。
科研人员查看水稻长势
七月的佳木斯万里无云,当空的烈日照得人睁不开眼。在观测站的稻田里,黝黑的皮肤、浸透的衣衫,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深一脚、浅一脚的在泥泞中前行。他们有的在调查水稻抽穗、讨论生长情况,有的在查看虫情病害,有的在记录气象预报……为了准确鉴定评价水稻种质资源材料,科研人员每天都要下田调查。
科研人员选育良种
“苦并快乐着”,是王桂玲对野外观测工作的评价。她说,“在稻田里观测,双脚陷进泥里拔不出来是常事,还要顶着炎炎烈日,忍受着蚊虫叮咬,到了农忙季节加班是常态,但当看到通过我们全体科研人员的努力,选育出优良品种,农民种植我们育成品种得到好收成时,我们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水稻观测地
“种质资源蕴藏着各种性状的遗传基因和丰富的遗传变异,因此丰富的水稻种质资源是培育突破性品种的物质基础。”王桂玲告诉记者,科研人员通过长期观测,解析水稻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对重要农艺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构建公共基础数据库,对创制优异水稻新种质,培育高产、优质、多抗性水稻新品种提供了准确详实的数据支撑。近三年来,观测站取得各类获奖成果18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获植物新品种权5项;审定推广水稻新品种15个。目前,观测站的依托单位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在资源创新和成果应用研究上已达到世界同类稻区的先进水平。
据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介绍,省野外观测站是面向全省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布局,为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和条件保障的省科技创新基地。按照《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基地奖励实施细则》,我省将对建设和运行良好、研发能力强、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发挥突出作用的省野外观测站给予奖励,支持在野外获取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我省乃至国家在相关领域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记者 彭溢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