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平原稻海神韵 摄影/吴树江
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分别发源于大兴安岭、长白山和兴凯湖。她们吸饱了大森林、大湿地提供的养分,跨越千山万水一路向北向东奔流,最终交汇于华夏东极。三条大江相拥的过程中冲刷、沉淀出了美丽富饶的三江大平原。
这是一片神奇的黑土。世界上有三大块黑土地,分别是欧洲的乌克兰大平原、美洲的密西西比大平原、中国的东北大平原。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猫”。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三江平原成为东北平原中黑土层最厚、有机质最多的地方。曾经“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北大荒,在部队转业官兵、知青和本地乡亲们几十年的辛勤劳作下,被改造成了“攥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能发芽”的北国鱼米乡、中华大粮仓。
三江平原稻香、鱼肥、鸟儿多。这里是东北淡水鱼种类最多的地区之一。“三花”“五罗”“十八子”样样俱全,还有从太平洋回游的大马哈鱼、淡水鱼中的巨无霸鲟鳇鱼等珍贵鱼类。丰富的渔猎资源养育了赫哲、鄂伦春等少数民族,著名的《乌苏里船歌》就诞生在这一带。在大江边漫步,看着打鱼的船儿,人们就忍不住哼起“船儿满帆鱼满舱”这充满赫哲族风情的小调。由于野生鱼多且肥美,这里人一般不吃养殖鱼的,他们还发明了杀生鱼和塔拉哈等简易吃法,把生鱼略加处理就是美味。
三月中旬,北归的天鹅、大雁们要在这里驻足半个多月。三江腹地佳木斯近郊的松花江面,由于发电厂排出的热水而最先开化。每到三月中下旬,这段江面和两岸积雪未化的耕地里就会密密麻麻地落下成千上万只大雁、天鹅等大鸟。大雁归来的时候,由于雁群低飞,“嘎儿!嘎儿!”的声音格外响亮,住在城里的人都能听见。要是受到惊扰,大群鸟儿飞起,能遮天蔽日。三江平原的雁窝岛、千鸟湖是著名大湿地,更是鸟类的天堂。大雁、灰鹤、白枕鹤、丹顶鹤、白琵鹭、东方白鹳、鹈鹕等珍贵大型鸟类很多,野鸭子、鸳鸯、䴘们更是数不胜数。驾着小船在密布水草与芦苇的湿地水面上游赏,不时会有大鸟贴着船头飞过,然后拍打着翅膀在湖里降落,身后划出长长的水线。
水稻起源于我国南方,能够跨越近20个纬度到遥远的东北扎根,得益于这里江河纵横、沃野千里的地利。东北种水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但大面积、成规模优质水稻的种植却是近些年才实现的。大棚育秧技术的推广延长了作物生长期,早熟品种的培育也使得水稻得以大踏步北上,现在已经种到了北纬48度一线。
水稻地块越大,对土地平整度和种植作业水平的要求就越高。三江平原极其平坦的土地,加上众多北大荒人的艰苦劳动以及先进的耕作技术,让这里开出了单片面积最大的稻田,万亩甚至超万亩的大地块随处可见。大块的水田阡陌、林网纵横相连。水稻不间断种植面积达到了千万亩级别,成为我国最大的集中连片水稻产区。连绵数百里,极目都是绿油油或金灿灿的稻田,宏阔的景象让人惊叹。地块大有利于现代化作业,大农机就有了用武之地,这里的农民会驾驶着世界上最先进的价值上百万的大马力农机,在一望无垠的田野上耕作,这里也是世界各国先进农机展示的大舞台。除了育秧时需要些许人工,大田生产全过程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甚至自动化作业,数字化农业技术也应用到了施肥、耕种、田间管理等方面。
种水田比种旱田辛苦。刚过完春节,勤快的农民兄弟就开始搭建育秧棚。四月中旬,给种子裹上包衣,经过浸种催芽,稚嫩的种子胚芽钻出了稻壳。此时,大棚里的黑土也已化开,苗床准备就绪。当大江跑起冰排,吃过鲜美的开江鱼,农民就开始整地泡田。大块的稻田浇满水,远远望去像一面无边的大镜子,波澜不兴,亮得发白。作为最早把阳光迎进祖国大门的地方,大约三点钟,太阳就钻出了地平线,带出满天霞光。连绵的水田倒映着满天的霞光,将红彤彤的大太阳夹在上下两片彩霞之间,天地混融,大气磅礴,令人眩目。
到了六月,稻苗长高,嫩绿的稻海出现在人们面前。宋代诗人杨万里描绘夏日的西湖美景,写下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名句,给人的感觉是西湖很大、很美。但西湖只有六十平方公里,和这里的稻海相比,就有点小家碧玉了。用“无穷”“接天”这样的词汇来描绘三江平原的稻田,才不显得夸张,因为“接天禾苗无穷碧,沃野千里稻花香”就是实景实情。微风吹来,绿波荡漾,一只只白鹭、白鹳在稻海里飞起落下,不时传来高亢的鸣叫,让绿色的大地更显辽阔。
近几年,绿色有机农业蓬勃兴起,减化肥、减农药成为趋势。鸭稻田、蟹稻田大量出现。在鸭稻田里,你会看见毛绒绒的小鸭子们欢叫着在水里嬉戏,快活地吃着野草、虫子、小鱼儿。鸭粪自然肥田,稻田就变成天然养殖园。水养鱼,鱼养鸭,鸭养稻,正所谓“粮”心耕耘,“稻”法自然。善营销的农民还在田里安上摄像头,全天直播稻田美景,让客户提前订下自家的水稻田块,并在手机上远程监督绿色有机作业过程。千里之外市民看着自家在稻海里的“自留地”每天的变化,这种直观的感受,让更多的人成为水稻及鸭子的潜在消费客户。
入夜,皎洁的月光给稻海披上银装。微风吹过,稻叶摇曳着相互摩挲,发出轻轻的沙沙声。这时的稻海也是青蛙们展现歌喉与生命伟力的巨大舞台,它们各显神通,比赛似的引吭高歌,彼此吸引,整夜忙碌。“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劳作一天的农民看着茁壮的秧苗喜上眉梢,听着蛙鸣,喝上几口小烧,期盼着丰收。
九月下旬,小鸭子长大了,螃蟹长肥了,稻穗低垂接近成熟了。此时的稻田已经由鹅黄转为金黄。秋风吹来,稻浪从天边滚到脚下,带起一阵稻香。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开镰了!高大的联合收割机联排走过,被割过的稻秆露出湿漉漉的茬口和底部的叶子,金黄的稻田又变回绿色,而稻谷颗粒已经被收集在车斗里。成熟的稻香与稻茬底部清新的禾香相互激荡,让人陶醉。
三江水稻品质好,名气大,其中最有名是星火稻。星火是佳木斯近郊的一个朝鲜族自治乡,是这一带最早种水稻的地方。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这里诞生了新中国第一个集体农庄。朝鲜族同胞善种水稻,东北地区著名水稻产地一般都是朝鲜族集中居住的地方。捏起几粒星火大米近观,颗粒饱满,亮晶晶的;对着光照,呈半透明状,绝无裂痕和白心;凑在鼻下细嗅,有微微的甜香;用来煮饭,满屋香气飘溢。盛上一碗,吃起来香软筋道有嚼头,不用菜也可吃下一大碗。
三江平原四季变幻的景色吸引了无数观鸟人、摄影家和旅游观光客,许多地方也成为网红打卡地。聪明的农民撘起了高高的观光塔,在田间架设了木栈道。通过稻田里紫稻和白稻间作,让田里“长”出巨幅图画。秋收后,农民就用秸秆编成各种动物,码放在地头。大地上的巨幅图画和草编作品尽管粗糙,但其气势的雄浑霸气却是画框里的作品难以比拟的,让人从视觉到内心感受到冲击和震撼。旅游业巧妙地嵌入农业,有力地促进了农产品营销和农民增收。
肥沃的大平原由于过度耕作一度出现了黑土层流失。为了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国家采取了许多措施,如先后停止了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的天然林采伐,严格保护湿地,用江水替代地下水灌溉,这些措施有效地保护了黑土源头。国家还鼓励休耕和秸秆还田,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让黑土地得到了更多休养生息的机会。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业兴起。相信我们子孙后代的饭碗可以端得更牢,碗里的中国粮会更加安全、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