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命脉,在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今年以来,深圳提出全域加快推进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做好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规划和制度设计,为全国、全省推进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打造“深圳样本”。深圳市交通运输局通过标准引领、日常巡查、综合整治等多项举措,为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贡献“交通策略”,努力“让每一条通向学校的道路都有孩子开心的笑脸、舒心的笑语、安心的步伐”。

一校一策

全面改善校园周边出行环境

深圳中学泥岗校区,智慧灯杆及违停球设置在孩子们上学路上,车辆停留超过5分钟就会自动识别,保障学校周边畅通;在位于育才路的石岩公学初中部,美观的风雨连廊让孩子们“风雨无阻”;在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家长只要打开微信扫一扫,就可以使用错峰预约接送服务……在日前举行的深圳校园安全道路主题教育活动上,一批“最美上学路”引起不少参观者驻足。

为全面改善校园周边交通状况,缓解学校周边片区交通拥堵,2020年以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会同交警等单位坚持“一校一策”,对深圳中学、园岭小学、上步中学等188所学校周边交通进行微整治,通过增设护学通道、儿童学道、风雨连廊,以及调整优化交通组织、增设路边停车位、错峰放学、增设交通科技设备、预约接送等措施,全面改善校园周边交通出行环境。

在实施综合整治中,深圳市交通运输局还会同交警等单位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在坪山光祖中学,在“学道”经过的十字交叉路口,采用能与信号灯同步变色的智慧发光道灯、“望左”路口提示、黄白双色立体醒目斑马线等设施,提醒学生注意来车方向、提醒车辆有效减速,保障交通安全。“通过这样的交通改造,校园周边的交通环境更有序了,学生们上下学过马路更有安全感。”学生家长王女士说。

标准引领

提升校园周边交通设施建设质量

早在2018年,深圳市交通运输局与深圳市妇儿工委联合编制了《深圳市儿童友好出行系统建设指引(试行)》,明确儿童友好出行系统建设相关指标和要求。

同时,为进一步规范细化交通设施设置要求,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组织编制《校园周边交通管理设施设置指引》,明确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分隔设施、行人及无障碍设施等涉及道路、行人及社会车辆三个层面交通管理设施的设置要求,并通过实施道路交通设施施工图设计管理制度。

2020年以来,深圳交通共为420多个项目提供技术指导,其中涉及校园周边道路的项目69个,强化对道路设计的把控和指导,确保校园周边交通设施建设相关要求得到充分落实。

巡查整治

及时消除交通设施隐患

为保障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将校园周边道路纳入重点巡查、整治区域,加强巡查力量、加密巡查频次、加大整治力度,仅2021年上半年,即排查学校周边道路1747条次,发现隐患1057处,完成整改756处,推进整改271处,转外单位整改30处,有效提升校园周边交通设施的安全保障能力,为学童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深圳还将积极采纳各方建议,与教育部门、交警部门、街道办、学校等建立联动机制,常态化开展校园周边道路的交通设施、警示标志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积极开展交通设施领域创新研究工作,鼓励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校园周边交通设施安全性能提升;大力推进城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设置规范编制工作,深入研究并细化校园周边交通管理设施设置要求,提高校园周边交通安全指数,为深圳市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贡献更多交通智慧、交通方案。(南方日报记者戴晓晓)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