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天津北方网讯:东方露出鱼肚白,良种场职工宿舍里有的人还未醒来,工程师高永平刚拿起牙缸往洗漱间走,就听有人喊:“金老来了。”

“金老”,金万昆,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场长、农业部天津鲤鲫鱼遗传育种中心主任、天津市淡水鱼类遗传育种企业重点实验室主任。养鱼人称他为“水产界的袁隆平”。炎炎夏日,这位91岁的老人依然如往常一样最早“到岗”,带领研究人员推广淡水鱼育种。

在这家国家级水产良种场,研究人员都知道,场长对待工作一丝不苟,找他说事功课得做足。高永平放下牙缸,先把老人搀到综合楼二楼办公区,递上前一日完成的育种材料。就这样,金万昆一天的工作在太阳升起之前开始了。

金万昆在渔船上长大。1953年,当时的宁河芦台镇建起渔业互助组,金万昆被推选为组长。1955年,互助组升级为芦台换新渔业生产合作社,金万昆被推选为负责人。1957年,金万昆带领全体社员开挖鱼池,一冬搬运十万方冻土,30多个鱼池开挖成功,为这里未来几十年发展打下了根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金万昆先后带领大伙完成河中采鱼卵搞孵化养殖和家鱼人工孵化两项技术,一时间声名远播。

多年来,金万昆矢志民族种业振兴,完成长江“四大家鱼”人工繁殖研究;带领团队选育开发了“四大名鲫”;创新鱼类多性状复合育种和远缘杂交育种技术体系,自选课题进行了858项远缘杂交育种试验,获得346种有生命力的后裔,从中培育出30余种有经济和理论研究价值的育种材料和11个“国审”水产新品种;获得10项发明专利,创新发明苗种产业化生产技术体系,推动形成“北鱼南调,北鱼南养”新格局……金万昆说,要满足老百姓日益丰富精细的食物与营养需求,就必须搞好水产育种,自己一辈子干的就是这一件事。

几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濒危鱼类中华胭脂鱼在良种场人工繁育成功,填补了这一物种在北方地区人工育种推广的空白。水产育种需经年累月之功,眼下,金万昆正推动中华胭脂鱼的批量繁育工作。(津云新闻编辑付勇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