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终于
【资料图】
要!出!伏!啦!
为期40天的伏天
终于将要画上了句号了!
8月20日出伏
宣告今年的伏天正式结束
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大部分地区仍会处在炎炎夏日当中
不会马上凉爽,大家还要当心“秋老虎”发威
所谓“秋老虎”,是指出伏后短时间回热到35摄氏度以上的天气,大多发生在每年公历8月下旬至9月上旬,气候特征是早晚清凉、午后高温暴晒。
降雨来袭
受副热带高压南撤影响
20日我市将迎来一次明显降雨过程
预计明天上午阴有分散性雷阵雨(北部地区阴)
下午全市阴有雷阵雨
夜间蓟州、宝坻、武清、宁河、滨海新区有大雨伴有雷电
其他区有中雨伴有雷电
21日上午转为小雨,降雨趋于结束
雨后送清凉
降雨过后,受冷空气影响
22日我市有北风4-5级
下周开始我市最高气温将维持在32℃以下
高温闷热天气暂时告一段落
大家终于可以感受一下凉爽的天气啦~
未来一周天气预报
8月20日 星期日
上午:阴有分散性雷阵雨
(蓟州,宝坻,武清阴)
下午:阴有雷阵雨
夜间:中雨伴有雷电
(蓟州,宝坻,武清,宁河,滨海新区大雨伴有雷电)
微风,31到24℃
8月21日 星期一
白天:小雨转多云
夜间:多云转晴
微风,30到24℃
8月22日 星期二
晴间多云
北风4-5级
30到21℃
8月23日 星期三
晴间多云
微风,30到21℃
8月24日 星期四
多云间晴
微风,31到21℃
8月25日 星期五
晴间多云
微风,32到23℃
8月26日 星期六
晴转多云
微风,30到21℃
今年的高温天气
可以说是一波接一波
三伏已近尾声
今天咱们就来盘一盘:
今年“高温王”称号将花落谁家?
从高温强度来看,省会级城市中,北方城市占据前三。截至8月16日,今年以来省会级城市中的前三分别是:石家庄(42.1℃,7月6日)、郑州(41.3℃,7月8日),北京和天津并列第三(41.1℃,6月22日)。
从高温日数来看,北方实力亦不俗。福州(44天)、石家庄(42天)、海口(38天)为今年来出现高温日数最多的前三城市。从高温连续日数来看,南方高温耐力更持久。福州(21天)、海口(11天)为今年来高温连续日数最多的一、二名,重庆和南昌(9天)并列第三。不过要注意了,夏天还没过完,从趋势来看,随着20日正式出伏,23日进入处暑节气,北方高温季开始收尾,而南方高温季尚有余额,仍有后期发力可能性。综合来看,福州、石家庄以及高温仍在发力的重庆,将是今年高温之王“桂冠”的有力竞争者,但最终花落谁家,仍待后续观望!
虽然这两天
好像有那么点凉意了
不过不要掉以轻心!
天津仍可能出现暑热
但此时的暑热和“三伏天”相比
又会有所不同
白天虽仍炎热
入夜后气温会进一步下降
昼夜温差也开始增大
入夜后吹空调、吃冷饮
需要多加注意
切勿贪凉
出伏养生
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
正式谢幕
我们马上迎来最“凶险”的日子
8月20日(出伏)到9月23日(秋分)
这些天是一年中
气温波动最大、最频繁的时候
老人们常说,“早上凉飕飕,中午热死牛”。在这段时间,一天中的气温跨度最大可能到10多度,昼夜温差逐渐拉大是大趋势。温差逐渐拉大可能会引起血压波动,导致心血管疾病爆发!
如此“凶险”的日子里
想要保障平安健康
谨记“三防”“四一点”
三防
01
防寒
一是要防寒,天气早晚凉爽,中午闷热,要多调整、增减衣物,不可贪凉。
02
防燥
第二是要防燥,这个时节气候逐渐干燥,饮食也要适当调整,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食用碱性食物中和肌肉疲倦时产生的酸性物质,比如西红柿、茄子、马铃薯、葡萄、梨等,可以帮助人体消除疲劳。
03
防秋乏
第三是要防秋乏。出伏后很多人容易感到疲乏,懒洋洋的,就是常说的“秋乏”,避免“秋乏”还要从多睡多养和勤于锻炼两方面着手。
四一点
01
吃得“润一点"
出伏后,夏季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向秋季过渡,气侯日渐干燥,人体的肺气相对旺盛,饮食也要适当调整,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比如银耳、百合、莲子等。
10种滋阴润燥的食物
1. 冬瓜2. 萝卜3. 藕4. 洋葱5. 海带6. 蘑菇7. 木耳8. 芹菜9. 香蕉10. 苹果
02
揉得“勤一点”
早晚温差大,会导致人体血压压差不稳。如果这时勤按揉头颈部,可以防止血压突增。
当人血压升高时,只要去点揉或者是按压风池穴、人迎穴,大概5~15分钟之间,血压就会有下降的趋势。专家提醒,从出伏后到秋分用这个方法,对于阶段性的、季节性血压问题是很好的。
03
睡得"早一点"
经过“昼长夜短”的盛夏,很多人都有睡眠不足的现象。此时如果不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秋乏”更容易出现。另外,出伏后如果睡眠不足更容易出现血压不稳,引发心血管疾病。
最佳睡眠时间
婴儿(0-2岁):11-14小时
儿童(3-13岁):10-11小时
青少年(14-17岁):8-10小时
青年人(18-25岁):7-9小时
成年人(26-64岁):7-9小时
老年人(65岁以上):7-8小时
要想减缓“秋乏”,建议最好比平时多增加1小时睡眠。同时还要加强锻炼,可以早晚跑步、做操和爬山等。
04
穿得"暖一点"
出伏之后,天气早晚凉爽,中午闷热,要多调整、增减衣物,不可贪凉。
人们常说“春捂秋冻”,但其实这句话是针对小孩子的,而对于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人,早晚最好要加一件长袖“薄衣”。这样温差对于身体的刺激要小得多,心血管疾病风险也小很多!不过,早晚穿衣也有技巧,一定护好脖子、后背、脚部。这些部位都是血管最丰富的地方,秋凉的刺激会促使血管急剧收缩,引发危险。
夏已逝,秋未央。
鸣琴坐朗月,轻露点秋衣。
秋高气爽的日子里
祝大家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