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图为干净整洁的小区环境。  (朝霞街道供图)

天津北方网讯:社区楼门作为基层自治的最小单元,是居民每天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家庭和社区的纽带,是城市治理的“神经末梢”。近年来,宝坻区朝霞街道西河务三村充分利用楼道间的小小空间,以楼门为展示平台,倾心打造楼门文化,积极打造“党建引领、居民参与、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共同体,推进基层治理向楼门深化。

据西河务三村党支部书记李春国介绍,在“楼门文化”创建期间,从设计制作楼门牌入手,突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添加“西河务三村”字样增加村民的归属感。为使“楼门文化”的打造能够真正“合民情、顺民意”,党支部通过议事会、民意调查、现场考察等层层环节,最终确定了以“尊老爱幼、邻里和谐、持家有道、诚实守信”等为主题的特色楼门13个,不仅增强了邻里间交流互动、拉近了彼此关系,而且满足了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营造出社区和谐融洽的氛围。

家住西河务三村合兴嘉园小区14号“和谐楼”的闫士仲是村里的老党员、退役军人,他在生活中勤勤恳恳、乐于助人、善于奉献,邻里乡亲对他的评价都很高,大家都亲切称呼他为“老好人”。谁家有红白喜事、家长里短需要帮忙,他不计报酬、不计得失,总是力所能及地帮助大家排忧解难。闫士仲说,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几十年都住在一个村子里,就应该像一家人一样,谁家都会有大事小情,帮忙就该帮到底。

住在该小区17号“孝悌楼”的杨宝华,从结婚开始几十年如一日无微不至照顾婆婆。今年已经100岁的史淑恒,在儿媳的悉心照料下,身体健康、精神矍铄。婆媳二人亲如母女,街坊邻居无不夸赞。杨宝华总是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做人最基本的就是孝顺、善良。她用朴实的行动,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书写着“孝”与“爱”,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津云新闻编辑付勇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