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13日下午2时,市胸科医院急诊科大厅里排满了等待就诊的患者,所有医护人员都紧张忙碌着。

患者的目光都聚焦在墙上的叫号屏幕上,脸上写满了焦急;出诊医生在11个诊位逐个分析、诊断患者病情,没有片刻停歇;观察室里监护仪显示着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一个个白色、绿色身影在病床间飞快地穿梭。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就在此时,警笛声由远及近传来,一辆120救护车急速驶来。医护人员立即推来平车,协助120医生将患者过床。

这是一名呼吸困难女患者,此时她已不能平卧,无法言语,口唇发绀明显。接诊医生看到这一情形,迅速询问家属患者病史。家属描述患者发热两天了,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症状,且持续不缓解。

“上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气管插管开通气道……”接诊医生一边检查一边准确迅速下达着口头医嘱,身边的医护人员迅速执行。随着气管插管顺利完成,呼吸道被打通,患者生命体征趋向平稳,为下一步治疗奠定了良好基础。

近一段时间以来,市胸科医院急诊科每天都上演着这样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搏斗的一幕幕,从没停止过……

急诊科邵宝生主任医师说,冬季原本就是心肺疾病高发季节,由于近来出现新冠病毒感染高峰,发热症状一定程度上也会加重心肺疾病患者的病情,急诊科日诊量持续升高,最高峰达到700多人次。面对患者,急诊科100多名医护人员虽然几乎全部经历过高热,但每人仅短暂休整就带着浑身酸痛、嗓子干疼等症状坚守岗位。许多医护人员兜里揣着退烧药,嘴里说着:“我好了,这个班我能上。”“这么多患者呢,我再坚持坚持。”

去年12月12日,医生韩晓丹发着高烧在急诊坚守了整整一夜,转天早上交班时突发心脏骤停。当时,他面朝下晕倒,任凭心急如焚的“战友”反复呼喊也毫无反应。经过紧急止血、检查心电图,多学科紧急联合抢救,一次次心脏按压后,他才慢慢地恢复了意识、转危为安。稍有好转,韩晓丹又重新投入“战斗”。他说:“急诊的工作强度确实很大,但只要我没倒下,就一定坚持到底。”

按患者疾病轻重程度分流管理,提升轻症患者接诊速度,提高重症患者诊疗质量;及时开展心肺疾病急诊救治、留院观察、转入病房等诊疗。虽然目前就诊量已开始慢慢减少,重症、危重症患者病情也趋于稳定,但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仍然毫不懈怠,坚守在医疗救治第一“战场”,只为守护患者健康,守护一个个家庭的希望。

据介绍,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市胸科医院结合胸痛中心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学科专业特色,成立医疗救治工作专班、组建医疗救治院内专家组,持续做好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医疗救治。针对发热门诊和急诊就诊高峰,开展“三诊合一”统筹管理,增加医护人员支援发热门诊和急诊,通过院内专家组的巡诊和指导,全力做好急危重症患者医疗救治。

在确保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绿色通道救治的同时,该院所有住院病区均开放收治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积极拓展重症救治单元床位空间,配齐充足的医护人员梯队力量。用有速度、有温度、有力度的医疗服务,切实保障好群众就医需求。(津云新闻编辑孙畅)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