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津南区检察院第三检察部的“90后”检察官袁宁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踏实、谨慎的作风,努力办好每一个案件,不断提升办案精度,传递检察温度。从检八年来,他累计办案六百余件,积累了丰富的办案经验。凭借过硬的业务水平,袁宁宁荣获2022年度天津市检察机关刑事检察业务竞赛优秀公诉人称号。

勤学多练 不断磨砺

2014年,袁宁宁大学毕业后进入津南区检察院,成为侦查监督科的一名干警。在司法体制改革以前,侦查监督科主要负责辖区所有刑事案件的审查逮捕、立案监督、侦查活动监督等工作,审查逮捕案件工作量大,要根据法律规定,在七天之内完成收案、阅卷、提审、案件审查、作出是否批捕决定等程序。面对强度高、难度大的工作内容,袁宁宁迅速调整状态、进入角色。一方面,他有效利用时间了解案情、梳理疑点、整理证据,切实把案卷看“破”,把案情吃“透”,从而在讯问的时候有的放矢,更全面地还原案件真相,作出正确决定;另一方面,他积极向前辈同事“取经”:决定是否批捕的标准怎么把握?犯罪嫌疑人推翻口供怎么应对?如何发现侦查监督线索……在一起又一起案件的磨砺中,袁宁宁逐步从一名检察新人成长为检察业务骨干、员额检察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应对挑战 攻克难点

近年来,信息网络技术不断更新升级,大大便捷了人们的生活。与此同时,部分传统刑事犯罪开始向网络空间迁移,窃取个人信息、虚假网贷、假冒客服诈骗等,将技术异化为“骗术”,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在经手几起新型网络犯罪案件后,袁宁宁发现这类案件的作案思路其实与传统犯罪类似,区别在于作案手段应用上了网络信息技术,这对取证、定罪立案、量刑建议等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困难。如果能以技术作为办案突破点,这些难题将迎刃而解。

意识到这一点后,袁宁宁在掌握法律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利用业余时间主动学习与新型犯罪案件相关的专业知识,力争办一起案件学一类知识,不断提高专业化能力和水平。在办理杜某某等三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时,袁宁宁敏锐地发现,案件中涉及的新型犯罪工具正是重点所在。他主动查阅相关资料、请教专业人士,弄懂了GOIP设备(虚拟拨号设备)原理以及IMEI码(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的特性,一举突破了案件定罪的关键问题,最终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杜某某等三人被顺利提起公诉。

针对这起案件,袁宁宁制作了一期题为《IMEI码在信息网络犯罪活动中的应用》的视频微课程,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分享给检察同行。这段微课获评为天津市检察教育培训优秀微课程,将会被借鉴、应用于更多类似案件办理。

释法明理 深入履职

多年来基层一线的工作经历,让袁宁宁深切地体会到什么叫“案件无大小,件件连民心”。对待被害人,袁宁宁总是尽最大可能为受害人追回被骗款项,减少经济损失、缓解心理伤害;对待犯罪嫌疑人,他耐心劝说、释法,尽力促使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认罚、改过自新,最大限度化解社会矛盾。

被害人张某某在网上购买游戏账号时,被犯罪嫌疑人闫某某伙同他人以各种理由诈骗10万余元,这使得张某某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不仅他自己难以接受被骗的事实,妻子也因此对他指责、抱怨,两人多次发生口角,夫妻感情急转直下,家庭也濒临破裂。犯罪嫌疑人闫某某到案后以他本人获利较少,且其他犯罪嫌疑人未到案为由,拒绝退赔张某某的经济损失。了解到上述情况后,袁宁宁一方面安抚受害人及其家属情绪,另一方面在查清案件事实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追赃挽损工作。袁宁宁多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闫某某解释什么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这个制度如何运用,让闫某某了解到积极退赃退赔是量刑的重要考量。经过袁宁宁苦口婆心的劝说,闫某某终于同意向张某某退赔全部经济损失,取得了张某某的谅解。张某某收到赔偿款后,非常感动地向检察官致谢。该案在提起公诉阶段时,袁宁宁依法建议对闫某某从宽处理,得到了法院判决支持。

像这样的案件,在袁宁宁的从检经历中并不是第一起,也不会是最后一起。秉持“如我在诉、‘小案’精办”的办案理念,他保持办案温度、严把案件质量关,用忠诚、为民、公正书写着一名检察官的职责。(津云新闻编辑孙畅)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