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人:
薄文广 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副院长
【资料图】
朱绍岳 本报评论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加速一、二、三产业融合进程,是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朱绍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产业分工也发生新变化。优质高效、结构合理的现代服务业为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等产业赋能增效,是经济发展需求,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
薄文广:产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其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升级趋势不断加强,对产品技术水平、质量要求更高,进入由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阶段。其中,随着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影响,现代服务业将发挥更大作用。譬如,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可以促进先进制造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微笑曲线中间是制造,两端是研发和营销),提高产品附加值;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气象等现代信息技术,能对农业产业链各环节进行更好优化整合,并催生生态农业、数字农业等新型农业业态,在节能降耗和保护生态的同时,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可以说,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
朱绍岳:当前,一些产业原有的边界正在逐渐消融,发展出新的产业形态,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其他产业互动,形成更为紧密的合作与融合,能够让产业体系结构更优、竞争力更强。
薄文广:产业融合是建立在高度专业化分工基础之上的,其实质是产业间分工的内部化。但随着新一轮产业变革不断推进和市场需求的日益个性化、多样化,“孤立”的产业分工,已经无法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从行业规律来看,打破边界、加强相互嵌入、衍生、转化、合成、赋能的进程,形成更高效率、更高价值的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有利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朱绍岳:天津正在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区域商贸中心城市,在开放中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更多地参与市场化、国际化竞争,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您认为其中的着力点在哪里?
薄文广:提升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能级,需要结合一座城市的区位优势与资源禀赋。以天津为例,我市获批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推动实施《天津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总体方案》,并致力于打造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先行区,这一连串“组合拳”打下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面貌,将会大不同。当前,天津正在加快“双中心”城市建设,用好这一功能定位,以及会展业、世界智能大会等重要平台,可以更好地降低跨境服务贸易成本,更大范围内的资源配置效率也会持续提速。经过产业深度融合与开放水平不断深化,现代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将会得到有效提升,进而打造出一张“天津服务”的新名片。
朱绍岳: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不仅是产业链、价值链能级持续提升的过程,也是创新要素不断集聚、创新资源加速整合的过程。提高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加快促进创新产出的应用转化,才能激发现代服务业的活力。
薄文广:不同产业的跨界融合,会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持续释放创新活力与动能。针对服务业蓬勃发展的态势,需要鼓励先行先试,对缺乏成熟标准或不适应现有监管体系的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及时开展研究监测,探索形成相适应的监管方式。在宏观层面为不同产业的交流合作牵线搭桥、提供政策指引等也很重要。比如,引导金融、人力、中介等服务资源和相关企业对接合作;以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包容审慎监管模式,为资本设置“红绿灯”。打造审批少、流程优、体制顺、机制活、效率高、服务好的发展环境,有助于在监管和产业发展间达成平衡,更好地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