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图为残障、特困居民免费学习手工编织。  本报记者  张立摄

天津北方网讯:“对我们残障人群来说,学会一技之长,就相当于有了光明的未来!”在红桥区三条石街尚都家园社区微实事工作室,辖区残障居民褚荣认真地向串珠老师请教编织技巧,彩色珠子和透明鱼线在手中“游走”,一个漂亮精致的杯垫逐渐成形。

昨天是世界残疾人日,三条石街道残疾人手工编织课堂上热闹又温馨。街党工委书记杨立男告诉记者:“今年5月,我们街建立了全市首个街道级扶残助困爱心专项基金,为辖区残障、特困居民提供助浴、理发等公益照护服务,还为312名低保户中的残疾人缴纳商业保险。但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近日,我们组织20余名辖区残障、特困居民免费学习手工编织,制作出的工艺品由基金购买并销售,有意愿且手艺出众的残疾居民还会被推荐工作,实现培训、增收、就业‘三赢’,这也是我们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低收入残疾人增收的具体举措。”

“大家看,这些珠子颜色不一样,咱们先把颜色最少的挑出来。”当主讲老师简单介绍完串珠步骤后,八九名老师来到学员的桌前,手把手地给予指导。“老师,您看我的颜色搭配对吗”“为什么这个珠子串不过去”……一边是兴奋但略显吃力,一边是耐心外加鼓励,尽管花费一个多小时才编织出小小的杯垫,但看到散落的珠子变成了赏心悦目的手工品,满满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满溢在每个人脸上。“我们渴望走出家门,走上就业岗位,所以非常珍惜每一次培训机会。”辖区残障居民王凤霞说。

“小串珠能提升残障人士的动手动脑能力,还能促进大家相互沟通交流,可谓一举多得。”培训承办机构、天津普天为老服务中心负责人姜鸿坤说,“作为专业机构,我们将和三条石街继续办好这样的培训班,吸引残疾人积极参与,让更多困难群体实现增收。”作为三条石街爱心专项基金的指导方,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工作人员刘珊晨介绍:“编织培训课的开班也意味着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益起送温暖 关爱送万家’活动的正式开启,我们将通过为困难残疾人家庭发放生活物资、向父母双残家庭的学生发放助学款、组织残疾人学习手工编织技术并开展义卖等方式,精准定位残疾人的所盼所需问题,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