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橄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代表王铁良(左)、刘洪祥(中)、朱传辅(右)。 (和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供图)
图为“绿橄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活动现场。 (和平区南市街退役军人服务站供图)
天津北方网讯:今天是八一建军节,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的日子里,更燃起了人们对军人的崇敬之情。和平区南市街有一支“绿橄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尽管他们大多已年过花甲,却仍活跃在街道里巷,参与各类志愿活动,为居民们排忧解难,继续发扬着军人不怕吃苦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特别是在核酸筛查采样现场,总能看到他们帮忙维持秩序、参与志愿服务的身影。他们戎装虽解,初心不改。“一日从军,终身是兵,守护百姓是我们一辈子的职责。”志愿服务队队长刘洪祥说道。建军节前夕,这支志愿服务队被和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评为“最美退役军人集体”。
(资料图)
发挥余热 传递关爱
“绿橄榄”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9年3月15日,目前已发展了80多名志愿者。每逢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服务队的退役军人们都会为辖区的独居老人和困难退役军人送去节日祝福,并送上他们亲手制作的粽子、月饼等。
刘大爷是一位伤残军人,有一次他需要住院治疗,但子女工作忙,抽不出足够的时间来照顾父亲。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得知后,自告奋勇地成立了“护工小分队”,大家轮班到医院护理,陪着刘大爷做各项检查。刘大爷出院后,队员们还经常到他家,看家里缺什么就帮他买来,需要开药就为他跑腿,逢年过节也来看望他,陪他聊天散心。刘大爷在感受战友之间浓浓深情的同时,也有些过意不去,因为照料他的这些队员们岁数也都不小了,让他们忙前跑后,实在于心不忍。但队员们反过来都安慰他说:“咱革命人永远年轻。”
心灵手巧 奉献技能
“绿橄榄”志愿服务队的老兵们不仅热血红心,更是“身怀绝技”,义务理发、维修家电、疏通管道……心灵手巧、样样精通。
65岁的队员王铁良曾是一名海军战士,因为常年漂泊在海上,自学了理发的技能。如今只要服务队开展活动,他总是第一个报名,帮助居民们义务理发,赢得居民点赞。如果有行动不便的老人需要理发,王铁良还上门服务。
队员彭德起则有一手修表的绝活。一次,一位70多岁的大爷拿着一块老式的机械手表找他修理,大爷说,这块表跟了自己很多年,很有纪念意义,但因为年代久远,不知道还能不能修好。彭德起打开手表,熟练地修理起来,表是修好了,但后面的盖儿需要用专业的工具才能盖上。老人有点沮丧,却又不好意思张口提要求。彭德起看出了老人的心思,便让老人稍等片刻,自己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找了好几家修表铺,终于找到了专业工具,帮老人修好了手表。老人家喜笑颜开,也为他的服务竖起大拇指。
还有一次,队长刘洪祥来到社区居委会办事,看到无障碍卫生间的马桶坏了,水漏了一地,工作人员很着急。他立即上前查看,主动承担起维修工作。工作人员买来的零件配不上,刘洪祥说:“交给我吧。”于是,他跑了几家装饰城,不仅买来了合适的配件,还买到了物美价廉的马桶,再妥妥地安装好。刘洪祥忙了整整一天,他说:“无障碍卫生间是给残疾人使用的,更不能耽误啊。”
回忆军旅 乐在其中
这些六七十岁的老兵们每天忙于奉献,乐在其中。记者在采访时,王铁良和朱传辅回忆起军旅生活:那时候,他们都是海军战士,还在同一个部队,王铁良还当过朱传辅的班长。“我们那会儿在船上,最需要克服的就是晕船,海上无风三尺浪,‘最高纪录’1个小时吐了16回。但是无论多么大的风浪,我们都能战胜,这就是部队的优良传统……”“群众的信任,就是对我们的鼓舞,我们在部队是这样,现在仍然是这样……”两位队员你一言我一语,说出了军旅生活给予他们的力量,也说出了甘于奉献的心声。
该服务队的老兵们常说,为别人奉献,不仅自己可以从中收获到快乐和满足,服务队更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昔日的战友重新凝聚在一起,大家仿佛又回到了军歌嘹亮的年轻时代,个个都是浑身力气的“壮小伙”。(津云新闻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