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垃圾分类遇上通草画等岭南非遗,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当广州和海南、贵州等地结对,能创造什么新模式?为促进学生文明习惯养成,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牵头主办“老城市新活力老传统新时尚”广州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5月20日下午,主题宣传活动暨通草画开班仪式在越秀区青少年宫举行。

活动将通草画等岭南非遗与其他城市非遗传统文化融入垃圾分类创作研学活动,促进垃圾分类意识融入更多青少年成长和习惯培养。同时,活动采用跨省联动的方式宣传垃圾分类。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联合海南省住建厅、贵州省安顺市住建局,并邀请广州市对口帮扶的梅州市、湛江市、清远市以及东西部协作的贵州省毕节市、黔南州一起参与活动,结对推广垃圾分类。

跨界创新用传统文化宣传垃圾分类

近年来,广州市把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和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抓手,强化系统集成、宣传教育、为民宗旨、文明引领,多措并举推动垃圾分类成为广州老城的活力新时尚。

广州市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绿色是广州的城市底色。如何让垃圾分类为超大城市智慧治理奠定绿色基础?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巩固拓展垃圾分类成果是广州面临的考题。

垃圾分类小行动能为城市建设带来大改变,而垃圾分类的行为习惯培养也要从娃娃抓起。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小手牵大手的大改变,广州再次创新。将通草画、广彩等岭南非遗融入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创新实践将非遗元素和绿色环保联合起来,让孩子们在学习绘画和非遗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增强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通草画是指画在通草纸上的水彩画,也是迄今为止为数不多的环保纸张。”通草纸是古代广州画人作画时常用的纸,其实并不是通常意义上通过纸浆法制造的纸,而是从一种学名为通脱木,俗称为通草的灌木茎髓切割而成。通草画非遗传承人苏昕在直播课上介绍,十八和十九世纪,通草画作为广州的一种外销画,主要用于出口。

然而,随着相机出现,这种“复刻”方式很快就被取代,通草画也因此日渐衰落。直到2000年,英国的通草画学者伊凡·威廉斯将60幅通草画捐献给广州,它才慢慢重回人们视野。虽然广州的通脱木以及制作通草纸的艺人已消失,但幸运的是,贵州等地制作通草片的少数艺人保存了下来,使这种承载着广州乃至中国文化符号的历史得以传承。

一边是岭南传统文化,一边是现代环保意识,来自少年宫美术班的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通草画是广州传统文化的代表,记录下很多有趣的广州故事。绘画通草画让我学会了做事要用心、专心、细心,也获得美的享受。”越秀区少年宫美术班的雯雯同学与大家分享,通过通草画表达垃圾分类,既学到了知识又非常有趣。

启动仪式后,将开展通草画线上教学。来自海南省、贵州省安顺市以及省内对口帮扶的梅州市、湛江市、清远市等地师生都可以参与学习,同步线上参与垃圾分类主题绘画及特色非遗创作大赛。

为了让对口帮扶的学校学生更好地体验广府非遗文化的免费线上课程,活动主办方还向这些学校赠送了《非遗教材》和通草纸。同时,外省市的学生将结合当地非遗进行创造。6月底,将举行线下垃圾分类主题绘画及特色非遗创作大赛。

让传统文化传承与生态环境保护两种文化意识互相促进,激发出新活力。启动仪式由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联合海南省住建厅、贵州省安顺市住建局主办,广州市协作办、越秀区教育局、越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越秀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协办,越秀区少年宫、越秀区文化馆承办。

跨省联动对口帮扶、结对分类

作为全国46个垃圾分类的样板城市之一,广州创造的垃圾分类模式为国内不少城市提供了借鉴和示范。去年开始,广州与海南、贵州安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1对1”交流协作,为兄弟省市加强交流共促提升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

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贵州省安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领导及代表也在线上同步参与活动。跨省联动、结对推广垃圾分类的同时,不同地域文化通过交流、碰撞也将迸发出新的活力。

启动仪式现场,通过大屏幕连线海南环卫企业活动现场。“海南是文化之乡,有32项国家级非遗项目,82项省级非遗;海南也是生态大省,正建设生态一流、绿色低碳的自由贸易港。”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环卫处处长许虹表示,这次活动对于海南省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普及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样板以及可资借鉴参考的思路。

“深刻领会了广州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环保意识紧密互动、创意衍生,让文化传统与保护生态环境互相促进带动,将生活垃圾分类意识真正融入到青少年成长和习惯养成中的创新理念。”贵州省安顺市住建局生活垃圾分类办公室主任高凌宇也通过视频表示,通过与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相关工作人员深度交流,将促进安顺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广州市城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牵头组织各有关省市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工作“1对1”交流协作机制,是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全国地级城市层面全面深入推进有着显著积极意义。

未来,广州市将继续会同海南省、贵州省安顺市认真落实三方“1对1”交流协作机制实施方案,组建工作专班,精心安排部署,有序组织实施。通过线上交流、线下互访、短期实训、技术支持等方式,从政策法规标准、体制机制建设、宣传引导教育、分类投放收集、分类运输体系、分类处理能力、两网融合工作、考核检查督导等8大方面深入交流协作,建立完善调研观摩、座谈交流、专家指导、专题培训等保障机制,定期梳理交流协作成效,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充分用好“1对1”交流协作机制,积极探索交流协作新思路、新模式,推动交流协作走深走实,在携手合作、互学互鉴中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高质量发展。(南方日报记者冯艳丹钟晓宇 通讯员成广聚)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