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天津北方网讯:一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样适用于制造业。怎么说?从改变大家生活方式的手机、电脑,到载着我们日行千里的飞机、高铁,再如逐梦寰宇的“天宫”“神舟”,如果没有性能优异、功能特殊的新材料来支撑,任何超前设计和技术变革均难以“梦想照进现实”。定位于“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天津多年来向“新”而行,去年,新材料产业占本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1%,同比增长3.6%,成为全市第二大产业,增长势头强劲。

您发现了吗,手机电池充电过热导致自燃的情况如今越来越少,皆因一种新材料的使用——聚酰胺薄膜。“以前手机电池多是金属外壳,电解液一旦外溢便容易自燃。现在不同了,金属被高分子薄膜‘外衣’所替代,安全性能和续航能力提升不言而喻。不只是锂电池,电子元器件、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行业,随处可见它的身影。”正威集团天津新材料生产基地的智能化无尘车间里,形如透明塑料布般的聚酰胺薄膜,正在全长160米的产线上被24小时不间断生产,企业运营副总裁许鹤震介绍道。

最薄0.01毫米,却能被拉伸至36000米的透明薄膜,透出创新底色。许鹤震说,聚酰胺薄膜是世界公认生产难度最高的新材料之一,我国长期依赖进口,价格居高不下,存在“卡脖子”风险。看好天津传统工业雄厚基础,世界500强企业正威集团投资100亿元,建设总占地532亩的正威北方总部基地、新材料生产基地、国际创新基地三大板块。在攻克一系列技术难关后,2021年6月,聚酰胺新材料一期项目投产,如今满产后年产超万吨,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可量产该材料的企业。“天津基地投产第二年就实现全年产值3.44亿元,今年一季度订单已排满。我们的产品性能国际领先,比进口价格低近30%,有助于推动上下游产业技术革新。”企业生产总监毕红志说。

天津市长芦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车间里,化工管道纵横交错颇有未来感。在装有透明液体的化工桶前,总经理白智勇说:“这是历时八年自主研发成功的全氟聚醚,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下了大订单,将用于国外新建IDC数据中心的制冷。”氟化工作为新材料产业的重要分支,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此前全氟聚醚长期被国外垄断。

“关键核心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上,国企有责任打破‘卡脖子’技术!”怀揣此般信念,白智勇和公司研发技术部长张志君等一众有志之士组队研发,开始了一场“寂寞的长跑”。在每一天、每一步、每一个设想都会遇到意料不到的困难下,“关关难过关关过”的他们终于让全氟聚醚和氢氟醚实现国产化,其合成技术还分别被鉴定为国际先进和国际领先。

“本市新材料产业链已聚集一批龙头企业,拥有国家纳米技术与工程研究院等一批高端研发机构,像巴莫科技氧化钴锂单一产品出货量全球第一,三环乐喜在国内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市场占有率达1/4等。”市工信局原材料产业处处长王金刚表示,落实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将重点推动总投资93亿元的29个在手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达产,并吸引更多优质企业来津。(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