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网络中国节·清明


(资料图片)

二十四节气

天津北方网讯:1938年加入抗日队伍,1962年因公牺牲,烈士高鑫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0岁那年,几张生前老照片寄托了家人无限的思念。然而,一场意外导致存放老照片的老屋坍塌,父亲的照片全部被毁,这也成了高力最大的遗憾。

6岁那年父亲牺牲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8年,只有16岁的高鑫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坚持对敌斗争。幸运的是,他在部队里结识了喜欢的姑娘,组成了自己的小家。新中国成立后,高鑫在河北省财政厅工作,1958年,他带着妻子孩子来到天津生活,自此一家人在天津扎下了根。

1962年,高鑫被派到河北省出差,因为那次出差工作任务比较多,要在当地住上一段时间。高鑫给妻子打电话说:“要不然你也带孩子过来住上几天吧。”当时大儿子和二儿子还在上学,妻子就把他们托付给亲属,独自带着小儿子高力去了丈夫工作的地方。住下没多久,一天夜里,高力和母亲刚刚睡着就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只记得当时有好多人在屋里围着母亲,母亲则一脸木然,后来有人把高力抱到了别的房间哄他睡觉。后来他才知道,那一天父亲遭遇意外因公牺牲,后被河北省委批准为革命烈士。

父亲战友讲述的过往

父亲就这样离开了这个世界,那年,只有6岁的高力还不怎么记事,对父亲的印象也不是太深,还是通过家里的几张老照片记住了父亲的模样。父亲牺牲后,母亲受了很大打击,她很少和儿子们提起父亲,身体也每况愈下,在高力14岁那年,母亲突然半身不遂,话也说不清楚了。高力对父亲的了解,都是从父母的战友那里听来的。

听父亲的一个战友说,他们当年都是道路与河道卡口的税务员,主要是对过往的运输货物车辆、船只收税,税收全部用于抗日战争,这些税收在当时也是部队和红色政权主要的财政来源。父亲做事认真勤恳,工作成绩突出,后来在部队里担任秘书长的职务,那张让高力引以为豪的老照片,应该就是那个时期拍摄的。

抗日战争到中期的时候,八路军在华北地区的敌后已经非常活跃,一些伤员跟不上部队,也会暂时躲在老乡家里养伤。包括解放战争初期,环境也是十分艰苦和危险。一天,部队得到情报,敌人很快要到村里扫荡,就在跟随部队撤离过程中,母亲发觉少了一个战友,于是,她马上冒险返回老乡家里寻找,发现那个战友病得很厉害,于是决定先留下来照顾战友,在村民的掩护下,幸运地躲过了敌人的抓捕,等战友的身体恢复了,他们又一起出发追赶部队。这位战友,后来专程来家里看望行动不便的母亲,给高力讲述了那段历史,他才知道父母就是在那样一个危机四伏的环境里对敌战斗。

母亲的“名人名言”

虽然母亲很少讲述过去的事情,但高力能深切地感受到父母的感情很深,每次一提到父亲,母亲的眼泪就止不住地流。怕母亲伤心难过,高力和两个哥哥也尽量不在她面前提父亲的事。

母亲的身体一直就不太好,独自抚养三个孩子很艰难,高力却从来没见过母亲抱怨叹息过,她就是在自己的节奏里默默前行,坚强又坚韧。她也不会规定孩子们长大一定要做什么,而是不断鼓励他们要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小时候,高力就觉得母亲的话都很有道理,她的话也被高力当成“名人名言”一一记在了心里。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那句:“一个人要追求进步,但是不要着急,也不要给自己定什么目标,进步的事儿,不怕慢、就怕站!”

可以说,父母那一代人朴素的情感和坚定的信念是高力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母亲说过的话,一直都陪伴着他,在学习和工作中,每当遇到困难,他就会想想母亲的“名言”,沮丧的情绪很快就会过去。许多年以后,回望自己走过的每一步,都印证了母亲的话有多么睿智。

痛失照片成为遗憾

多年以后,随着母亲去世,那些老照片变得更为珍贵。对于高力来说,父亲高鑫是他永远的骄傲,小时候,他就经常拿着父亲的一张老照片在小伙伴们面前炫耀,眼睛里满是崇拜。那是一张已经泛黄的黑白老照片,父亲身穿军装,就坐在农家小院的石凳上,面前的一个小石桌上,摆放着两把手枪,父亲的身旁站着十几名战士,父亲面带微笑,看上去特别帅气。

高力曾把父亲的照片全部放在一个精美的相册里,他小心翼翼用布把相册包好,放在柜子的最里面,他认为那是最安全的地方。父亲是烈士,是家族的光荣,他要把照片保留好,将来好留给后代看看。然而,命运捉弄,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造成老屋崩塌,照片全部被掩埋,一张也没留下来。

没能留下父亲的照片,这也成了高力心里的遗憾。在给父母扫墓的时候,他特意用手机将父亲墓碑上那张斑驳的黑白照片拍了下来,照片是一张父亲穿着军装的证件照,这也是父亲留在这世上唯一的影像了。和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大走访大调研活动中走访烈属,高力说出了埋藏在心里许久的愿望,希望能还原一张父亲的照片,给家人留个念想。(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