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生物医药产业不仅产品附加值高,而且发展潜力巨大。日前,天津大学与武清签署深化合作框架协议,共建合成生物前沿研究院,大大助力了武清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近年来,武清聚链成势,坚持强龙头、补链条,着力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源源不断的资源、政策向该领域集聚,越来越多的企业、人才向此而来。
【资料图】
集聚发展 医药产业形成高地
走进位于武清开发区的天津华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华龛”),全封闭无菌实验室、高等级GMP车间,科研、生产一应俱全。
在不增加人员设备的前提下成倍增加细胞产能的3D细胞微载体,是天津华龛的拳头产品。“10毫克的干细胞微载片入水即散成数万微载体颗粒。它可以承载及培养、扩增数亿个细胞,成为攻克椎间盘退变、糖尿病、关节炎、系统性免疫疾病等临床治疗难题的‘金钥匙’。”天津华龛总务部总监孙宝明介绍道。该产品以克为单位出售,价格媲美白金,是国内首款可用于细胞药物开发的药用辅料级微载体。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这种微载体供不应求。公司落地武清4年来,已从建立之初年产能5kg,增长到年产能50kg,整整翻了10倍。
为打通上下游产业链“中梗阻”,天津华龛母公司华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21年在武清又注册成立了天津华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产品为3D FloTrix系列自动化生物反应器系统、细胞收获系统、活细胞在线检测系统及相关配件耗材。仅成立一年,年销售额就达到1534.39万元,并获得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称号。
随着公司的发展,产业的“裂变”正在集聚加速。“目前,天津华龛正在与国内外多家干细胞制剂企业合作开展细胞治疗技术研究,并与同样位于武清的汉氏联合、金匙医学等企业构成了生物医药产业链。”孙宝明说。
企业发展成果丰硕,背后是产业之树的不断繁荣——
区工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区生物医药产业链企业共24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18家。2022年,实现规上产值33.9亿元,同比增长53.5%,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8%。从产业链来看,全区生物医药产业基本形成了生物制药、中药、医疗器械等领域在内的优势企业群。
多措并举 全力推动产业发展
亮眼的成绩单,一方面得益于武清的政策优势——
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武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政策优势得天独厚,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持续向纵深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红利得到充分释放,制度集成创新优势进一步凸显,创新链、产业链、金融链、人才链、供应链日趋完善。
“在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天津市关于进一步支持发展智能制造的政策措施》《天津市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等优惠政策制度,对医药企业来说有多重利好。”孙宝明认为,医药行业是高投入行业,原材料、仪器、设备大多需要进口,智能制造、专精特新等优惠政策,能大大降低设备费用,让企业有更多力量投入到药品研发生产当中。
另一方面,更是武清各部门的不断努力——
武清立足现有产业规模,为企业搭平台、引项目、聚人才,精准服务、产城融合,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培育优良的发展土壤。
在了解到天津华龛将在武清再建三条生产线后,武清开发区成立了专班,帮助企业对接选址等相关手续。预计上半年,将完成选址。今年,新厂房将建成投用。
前景广阔 以创新力激活发展新引擎
近几年,武清开发区已陆续落地红日药业、诺禾致源、金匙医学、怡和嘉业、元一生物等一大批生物医药企业。一系列突破性的创新技术,不断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生物医药产业打开“新蓝海”。
诺禾致源面向全球推出高通量测序(NGS)领域首个多产品并行的柔性化智能交付系统-Falcon,打造了安全精准的一站式解决方案,突破传统,创造更快速的交付周期和更稳定的交付质量。
元一生物致力于以领先的合成微生物技术为核心,从事合成生物学前沿技术的研发,利用“工程化”思维和高效基因编辑工具,设计并搭建新的基因代谢通路,开发具有极高生产力的细胞工厂,提供包括集成菌株开发、发酵工艺优化、工业发酵生产、产物分离纯化、终端产品开发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生物医药产业,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专业产业平台加速推进、优惠政策接连出台、研发能力日渐成熟,部分赛道出现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产品……如今,生物医药产业正在武清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
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和区委‘3+1+1’工作思路,深化研究,做足功课,持续招大引强、聚链成群,壮大生物医药产业规模,打造企业‘成长雁阵’。”(津云新闻编辑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