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天津北方网讯:记者从市财政局获悉,去年,市财政局牢牢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筹集财政资金11.1亿元,多措并举服务农民种粮增收,为保障粮食安全创造有利条件。据统计,2022年本市全年粮食生产实现“面积增、产量增、单产增”,粮食总产量达到256.2万吨,同比增加6.3万吨,增长2.5%。
据了解,市财政稳定实施种粮补贴政策。一方面,筹集财政资金4.9亿元“真金白银”对种粮农民实施常态化补贴,补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89万亩,稳定农业生产基本盘。另一方面,及时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1.3亿元,较2021年增加0.7亿元,有效应对农资市场价格上涨形势,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同时,统筹补贴资金1.1亿元,精准有力实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切实突出稳产保供和引领农机智能化发展,补贴机具1.4万余台,受益农户5000户,为粮食生产“强筋壮骨”。
市财政优先保障农田建设投入。筹措财政资金3亿元,优先保障2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农田水利灌溉补短板,提高耕地质量,努力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截至2022年,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27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比例约80%,位居全国前列。
市财政还大力支持种业振兴行动。投入财政资金0.4亿元,支持建设天津市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以及黄瓜、小麦、小站稻等种质资源创新平台。同时,积极出台农作物品种创新与推广后补助政策,围绕水稻、小麦、鲜食玉米等优势农作物品种,按照推广面积给予不同档次一次性补助,鼓励育种单位选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品种,进一步扩大“津牌”种源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助力中国饭碗装上更多“天津粮”。
此外,还持续实施生产托管服务。统筹财政资金0.4亿元,持续实施财政补助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政策,对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生产按照每亩最高90元标准给予托管服务补助,鼓励将农业生产中的耕、种、防、收等生产环节委托给社会化服务组织统一实施,促进粮食生产提质增效。(津云新闻编辑孙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