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20余种真假难辨的中药材摆在面前,如何把“李鬼”揪出来?第三届“海河工匠杯”医药商品购销员职业技能竞赛暨中药材鉴别技能大赛决赛日前举行。来自全市9个企事业单位的30名选手,组成12支代表队进决赛,一较高下。

甄别药材优劣,练就“火眼金睛”

据主办方介绍,本次比赛旨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促进本市中药质量提升和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中药行业人才队伍技能水平。比赛共分为中药理论和中药材辨识两部分,赛场设在津药达仁堂第六中药厂。当选手们紧张地进行中药理论比拼时,国家级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津药达仁堂药材公司质量技术专家组成员毛玉泉,带记者来到中药材辨识赛场——这里摆放着20种真假难辨的中药材,选手需从当中挑出“李鬼”。

细致分辨,紧张比赛

毛玉泉从事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质量鉴别工作已有25年,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等多项荣誉称号。他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任何假冒伪劣药材都逃不过他的双眼。“这里的中药材有真有假,有的是掺假,有的是全假,看你能认出几种来?”毛玉泉边说边带记者挨个查看药材样品。“这是金银花,我能认出来!”记者说。“从外表上看,确实很像金银花,但其实是假的金银花!”毛玉泉说,中药材可以通过眼看、鼻闻、口尝、手摸等方式进行鉴别评定。

比拼技能,一绝高下

“这是小茴香,这是真品,但炮制不合格!”毛玉泉抓起一小把闻了闻说,“小茴香生品是黄绿色的,炮制之后会变成灰黄色,但这个炮制太过了,已经变成黑色了,闻着有一股糊味儿,这属于质量不过关。”毛玉泉告诉记者,这些选手平常的工作,就是对采购自各地的中药材进行取样、抽检,对药材大小、形状、颜色、质地、气味进行判断,给出优劣评级并记录在册。“中药质量的提升,须从中药行业人才队伍技能水平的提升入手。”毛玉泉说。

策划统筹 马庚申 文字摄影 黄建高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