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疫情防控期间,为了保障老年人健康安全,全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暂停聚集性服务和活动,但为老服务不能“停摆”,奔走在大街小巷的一个又一个社工为老人送去了暖心的关怀。
每年3月第3个星期二是国际社工日。昨日,市鹤童社区养老综合体南开片区长池鹤飞在岗位上度过自己的节日。8个日间照料中心,她一一叮嘱坚守“阵地”的社工,要保证社区空巢老人每顿饭有保障、问安电话不能落下,她还将在网上搜集到适合老年人居家娱乐活动的内容一一分享给社工群,通过一个个社工的传递,让老人安心宅在家、陪伴不打烊。
“虽然日间照料中心暂停接待老人,但我们每天依旧按时到岗,从线下服务转为线上服务,此外,对于老人特殊需求,像拿药、买菜等,还要提供上门服务。” 池鹤飞说,他们的工作就是把社区工作者兼顾不到的服务,“精而细”地提供给社区居民,“就拿为老服务来说,社区工作者可以将掌握到的老年人需求信息提供给我们,我们为有需求的老人‘量体裁衣’解难题,让为老服务更有温度。”
除了提供为老服务,近年来,在社会救助、医疗卫生、犯罪预防等领域,社工的身影无处不在,他们弥补政府公共服务的不足,在化解社会矛盾方面,扮演着“减压阀”的角色。根据我市民政部门的统计,截至2020年,全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3.68万人,社工人才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补齐短板,不久前出台的《天津市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加快建立现代社工制度。
为实现目标,民政部门已制定路线图。据介绍,我市鼓励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与院校合作,拓宽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务训练渠道,促进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健康有序发展;探索“社工+志愿者”联动服务模式,形成社会工作人才引领协助志愿者开展社会工作服务协同机制;加快推进街道(乡镇)社工站建设,优先发展以老年人、困境儿童、特殊困难人群等为重点服务对象的社工服务机构;充分利用社区公益事业专项补助经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确保社会工作长效性发展。(津云新闻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