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3月3日是第9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3月2日,记者从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获悉,2021年以来,滨海新区以湿地保护恢复为核心,以野生动物保护为重点,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野生鸟类过境数量和种类进一步增加,有水湿地面积明显增加,生态系统、生态功能稳定向好,保护动物种群及栖息地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升。目前,该保护区内国家一二级保护物种比2017年增加了22种,植物种类由2017年的50科159种增加到目前的65科260种。

野生动物保护力度和水平不断提升

“2021年以来,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坚持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管理、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以及科普宣传体系建设等各项工作,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生态功能稳定向好。”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北大港湿地面积34877公顷,是天津市面积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在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方面,新区坚持提升执法巡查巡护质效、不断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力度和水平。据统计,2021年全年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共出动专职巡护人员3600余人次,出动巡护车辆1290余车次,办理群众举报42起,救助野生动物42只。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3只。截至2021年,北大港湿地观测到过的鸟类共281种,比2017年增长了32种,过境候鸟达到100万只。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物种比2017年增加了22种,总规模达到70种。

在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方面,记者获悉,较2018年相比,2021年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植被面积增加9.6平方公里,约168平方公里湿地生境得到自然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原真性、连通性进一步加强。值得一提的是,湿地水生态环境也得到明显改善,湿地生态功能持续向好。“有一组数字,我们区域植物种类由2017年的50科159种,增加到目前的65科260种,保护区形成了20 个物种为主的优势种类植物群落。”该负责人表示。

探索合理利用+惠益共享模式

“2022年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的主题是‘恢复关键物种,恢复生态系统’,目的是吸引人们关注一些最严重濒危的野生动植物物种的保护状况。我们将在做好科普宣传教育、宣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同时,继续做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提升全民生态保护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上述负责人表示。

例如,持续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科学评估沿海滩涂、陆域湿地、河流、库区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升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建立科学评估+紧急投喂机制,创造珍稀物种栖息繁育迁徙条件。此外,依托信息指挥中心,完善野生动物监测设施,开发基于遥感、卫星定位、空间地理信息等3S技术支撑的湿地与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系统,推进智慧湿地建设。

在生物多样性领域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方面,深化国内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建立生物多样性评估指标体系,完善北大港湿地生态保护体系。依托科技合作,开展人才培养研学教育,搭建保护管理机构+科研院校+重点实验室研究体系,提高保护区科研水平。

“我们还将努力探索‘生态保护修复+产业导入’的模式。”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该保护区将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投资、设计、修复、管护等全过程,并开展生态产品开发、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技术服务等活动,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进行全生命周期运营管护,合理利用生物多样性资源。“例如,未来在尝试开发碳汇项目时,将会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推动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该负责人表示。(津云新闻编辑李彤)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