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六稳”“六保”工作至关重要。近日记者从汕头市金融工作局了解到,去年以来,汕头努力加大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持续推进上市挂牌直接融资、助推普惠金融发展、创新金融产品设计、严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强金融服务保障,深入落实“稳金融”工作,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以平台搭建、制度创新、政策引领、部门联动等多项举措,形成高效推进的工作闭环机制,不断改善汕头市金融生态环境,“稳金融”“保市场主体”等建设效果不断显现。

稳信贷

发挥市场主体作用

据统计,2022年1月末,汕头全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626.48亿元,同比增长10.7%;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651.34亿元,同比增长14.7%。截至2021年底,全年存贷款分别增加385.82亿元和296.41亿元,同比分别多增116.02亿元和245.01亿元,增量均居粤东、粤西、粤北第一位。

同时,全年新增人民币企业贷款利率同比下降0.13个百分点,为企业节约近1.12亿元利息成本;辖区不良贷款率为1.31%,较年初减少同比下降0.33个百分点。去年以来,随着重点项目和企业生产经营的逐步推进和开展,金融支持市场主体力度不断增强。

增量降利之后,中小企业还面临着缺乏担保的问题,为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市场活力,2021年底,在深汕两地政府支持推动下,深圳担保集团与汕头市投控集团共同增资汕头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共9200万元,汕头中小担公司资本金增加至2.5亿元。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对中小微企业的服务能力得以发挥,融资担保企业成本有效下降。

据了解,2021年度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对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费率均下降至1%以下。融资担保作用之下,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政策鼓励再度加持。2021年,汕头累计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13.29亿元,办理再贴现7.58亿元(增幅)。持续推动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落地,辖内金融机构累计为1781户市场主体实施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涉及贷款金额76.92亿元;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比年初新增27.63亿元。

上市公司作为行业的龙头老大,是最具活力的经济主体,近年来,汕头不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促进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据了解,2021年,汕头市新增申报上市公司5家,成功实现A股挂牌上市3家,是粤东地区唯一实现新增3家企业上市的地市,总市值超2000亿元,同比增加约35%。目前,汕头市共有34家上市公司。高效增长、高质发展的上市企业,在城市工业产业建设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

为提升上市公司直接融资能力,汕头制订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修订完善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发展奖励办法等政策文件;成立深交所汕头基地,与深交所签订资本市场信息服务共建合作协议,推动汕头市企业上市培育工作流程化、业务电子化、服务智能化;成立粤东首个上市公司发展促进会,通过协会行业自律管理,助推上市企业实施资源整合、战略转型和做大做强做优。

防风险

维护良好金融生态

稳金融,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不同的上市公司存在不同等级风险,需要精准施策分类处置,2021年来,汕头共化解1家退市公司风险及6家上市公司风险问题。在打击逃废债工作上,各金融部门全力协助农信社加大力度清收压降不良贷款,2021年,农合机构不良贷款清收处置专项工作组累计追回本息5.55亿元。通过对各类涉嫌非法集资、非法放贷等风险问题进行滚动排查和整治是处置化解非法集资的方法,汕头去年全年配合稳妥处置跨区域涉汕非法集资案件5宗,全年结案销账非法集资案件6宗,摸排发现风险线索并进行现场核查7家次,实现了辖区P2P平台的出清,非法集资风险防范处置成效显现。

与此同时,汕头金融司法推出创新手段。法院对符合进入诉讼程序的金融债权案件实现“快立、快审、快执、快结”,全市法院均已设立金融债权案件审理团队,开展金融债权案件审理工作,所有金融债权案件均在审跟限内审结。依法支持金融机构申请财产保全,对金融机构在立案阶段申请诉前保全的,开通“绿色通道”,实现金融案件“立保同步”。完善金融债权案件的执行工作机制,切实落实失信被执行人惩戒机制。2021年,全市法院受理金融债权执行案件1720件,已审结1590件。从风险等级评估到追回不良贷款,再到金融债券的加速完善,金融风险的底线意识不断增强。

近年来,支持实体经济汕头有实招。汕头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汕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50.57亿元,占GDP比重5.1%,同比增长4.1%,二季度以来呈现逐季提升态势,进一步发挥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拉动GDP增长0.21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3.5%。

一年以来,汕头市金融工作局始终加强统筹领导,着力推动若干措施的落地、落实,重点解决金融资源与实体经济融合程度较低问题,推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起各项制度、平台优势。建立对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考核激励制度,将年度考核排名结果与财政性资金分存、相关专户开设招投标等有关激励措施联动挂钩,多策并举,有效增强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度。

汕头还开发线上对接平台,依托粤信融、中小融平台,创新开发“汕金惠企通”小程序,建立中小微企业和银行、保险机构两个工作日的快速对接机制,提高融资服务对接效率。建立线下对接机制。组织辖内银行机构成立金融服务团,现场走访各区县、各行业企业,提升融资对接服务的主动性和针对性。落实财政资金作为信贷风险补偿,引入保险机构为缺乏有效抵押物的小微企业提供贷款保险,解决小微企业贷款没有抵押物或缺少有效抵押物的难题。

固保障

提升本土金融服务

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的不断创新与健全、金融服务“下沉”至基层、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为当地经济发展织牢了保障网,企业才能安心并入“快车道”。

针对平台建设服务,汕头争取2021年广东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汕头项目顺利入库,支持搭建汕头综试区跨境电商综合支付结算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安全、更便捷的跨境资金结算综合服务。在落实结果上,汕头市金融工作局积极争取上级行(局)的指导支持,借助汕头华侨试验区的政策优势,努力推动金融创新产品的落地试行。粤东地区首笔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和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业务、FTN账户开立逐步落地。截至2021年底,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业务规模已达10.44亿元,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业务规模已达622万美元。试点“监管沙盒”。在省地方金融监管局支持下,以“监管沙盒”形式推进两家供应链金融平台创新试点工作。

各金融部门机构联合针对不同企业创设金融服务产品。据悉,在《关于推进“工改工”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后,汕头市金融工作局提前谋划、主动作为,及时引导辖内各金融机构结合实施意见完善金融支持“工改工”项目政策,先后共精准介绍并汇编发布辖内20家银行37款“工改工”信贷产品信息及银行咨询联系方式,对相关项目开发主体从准入门槛、担保条件、资质等方面给予更多信贷支持,实现覆盖前端收储、开放建设、销售回款的全流程。同时联合企业、金融机构、各金融部门召开培训会,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交流氛围,成为企业依靠的坚强后盾。

另外,在基层金融服务工作上,汕头各类金融机构开始设立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站,优化乡村金融服务,下沉服务网点及电子化机具,实现首批12家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站挂牌设立,确保在农村实现服务全覆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之普惠金融户户通”,截至2021年底,各农商行已完成投放汕头市行政村政府服务一体机1089台,打造“政务+金融”服务一体化,实现全市行政村投放全覆盖;2021年新增建成10个移动支付示范镇,推动全市将实现至少10%乡镇(街道)达到移动支付示范镇验收标准,完成农村地区商户移动支付受理全面覆盖。

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上,汕头积极探索辖区市域金融治理现代化改革方向,全市累计创建“平安金融网点”示范点386个,占全辖金融机构网点总体数量的48%,濠江区创建全省第二个“平安金融安全示范区”,初步打造出有汕头特色的平安金融网点模式。畅通金融投诉渠道。通过投诉热线、仲裁委、法院处置金融矛盾纠纷的有机融合,建立起完善的金融纠纷多元对接渠道,2021年共处理金融消费领域的投诉223件,成功调处金融消费纠纷案件18宗,为化解社会矛盾、节约社会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

推动金融服务触角下沉到向乡镇村一线,金融知识宣传必不可少。乡村振兴金融服务队组建以来,组织汇编了56款个体工商户信贷产品手册,为广大个体工商户提供系统了解专项金融产品渠道。通过现场宣讲、网络直播、媒体报道等形式,进一步提高群众风险意识和识别能力,为营造优化汕头地方金融环境形成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线实践

金融机构提升“工改工”项目融资服务效率

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近日,汕头潮南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的和辉制衣厂内蒸汽缭绕、机器轰鸣,新的厂房正在紧张有序的置办中。大约一个月前,企业主庄先生从汕头市建设银行分行获得了一笔“入园购置贷”额度,有了资金支持这才顺利入驻园区,开始布局自己的产业蓝图……

“入园购置贷”是建行针对入驻园区的中小企业发放的用于购置园区通用厂房的贷款。该产品的主要优势在于可以通过与国家政府批准设立的科技园,产业孵化园加强合作,批量满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作为建行汕头市分行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工改工”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特色信贷产品,能够为“工改工”项目涉及的小微企业提供专属融资服务,缓解企业融资难题,提升“工改工”项目融资服务效率,助力汕头现代工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潮南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位于陇田镇、井都镇交界处,规划用地面积约3750亩,采用PPP模式建设,总投资43.26亿。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污水处理厂、热电联供工程、引水工程、排海工程、通用厂房、自建厂房等,被广东省工信厅评为“广东省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园区集纺织、印染、供水、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热电联产、固废处理和资源化“六位一体”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是当地纺织印染产业在新环保形势下形成的发展新模式。

园区建立以来,陆续吸引企业前来投资建厂。由于企业在园区置业上需投入大额资金,为满足小微企业在园区置业发展的需求,解决资金周转难题,建行汕头市分行创新推出小微企业“入园购置贷”,为有需要购买工业厂房、研发楼、配套员工宿舍、办公用房、商业用房、仓储用房的入园小微企业,提供最高3000万、最长10年的融资服务。截至2022年1月底,该分行共为7家小微企业提供“入园购置贷”服务,累计发放贷款2760万元。

据庄先生介绍,为新办制衣厂,他们共买了两间厂房,面积合计超3300平方米。当初在决定入驻新园区的时候,其实对资金是有一定担忧的,因为在新园区办新厂,除了厂房,新设备和新装修的每个环节资金需求都不小,小微企业资金需求大而急,如果能够获得银行的大额融资支持,对企业入园发展会有很大帮助的。

“从申报到放款,银行精准解决了我们入园办新厂的困难,这才让我们入园有了底气。”企业主庄先生说。仅用不到2周时间,建行于今年1月26日成功为汕头市潮南区和辉制衣厂发放了8年期的“入园贷”770万元,贷款利率5.15%,有效缓解该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面对像庄先生这样有时间紧、额度大的迫切融资需求的客户,在企业申请“入园购置贷”时,汕头市建行银行分行会为企业开启绿色审批通道,并配备专属客户经理,从资料收集、沟通联系、跟进反馈全流程服务。

应对寒潮,汕头保险业迅速响应

助力农户灾后复产

近日,天气回暖,寒气散尽。据统计,截至2月25日,汕头全市四家经营农业保险机构共收到报案31笔,报损金额近百万。自2月18日起,汕头市受强冷空气影响,最低气温7℃左右,气象部门发出寒冷黄色预警信号,受此影响,汕头市部分农作物遭受影响较大。本次受灾的农作物包括水果、玉米、蔬菜等。灾情面前,汕头市保险业迅速响应、积极应对,深入田间地头,协助投保农户落实防护措施,及时理赔,助力投保农户灾后恢复生产。

收到强冷空气预警后,汕头市各农险承保机构均通过公司官方公众号、农险平台、微信朋友圈等多种渠道,发布气象灾害预警及农作物抗寒防冻指引,指导承保农户做好农作物防寒防冻措施,最大程度减少寒流天气造成的损失。人民财险汕头市分公司启用“物联网数据平台”,通过精准预警信息,发挥技术优势,为鹅养殖户提供实时可靠的数据支持;平安产险汕头中支提前向辖区农户发布低温预警通知,并整理制作寒潮农业防护举措发送给农户,引导农户提前防范,减少损失。公司为果农安装的检测仪也在寒潮应对上为果农提供了便利,果农通过手机就可以直观了解田间温度、湿度、日照时间、土壤情况等数据,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为帮助农户减少损失,保险公司工作人员来到农户身边,指导开展灾害预防工作。人保财险工作人员分批前往排查易受寒受潮果树、蔬菜等作物,指导农户对挂果进行套袋保温、暖性肥料施用指引等做好防灾防损措施,平安产险农险服务团队协助农户对受淹的蔬菜基地进行排水,减轻蔬菜受淹泡损失程度。暖心的服务,让投保农户感受到保险的意义,保险公司不仅能履行赔付的责任,更能与投保人一起共渡难关。

在开展保险查勘定损中,保险公司充分运用科技手段,提高灾害预报能力,有效减少农户损失。对于种植面积较广的受损农户,人保财险使用无人机协助农户察看农作物受灾情况,提高现场查勘效率,及时止损、施救,降低灾害损失;对于气象指数保险,公司主动对接气象部门,提供相关数据,协助出具气象证明,并迅速启动理赔流程。目前,相关保险公司已对完成定损的农户启动理赔程序,帮助农户尽快恢复生产。龙湖区新溪镇北中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的番石榴受到寒冷天气的影响已经出现冻伤的现象,中华财险汕头中心支公司接到报案后立即开展现场查勘,48小时内快速支付赔款1.2万元;炜业种养专业合作社投保的水果在本次寒潮中也受到了损失,在报案不到24小时就收到了1.8万元赔款,公司还为他们送上防寒物资。

汕头市保险行业协会表示,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广大种植户要充分利用商业保险为农作物增添“安全罩”,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汕头保险业也将贯彻中央一号文精神,助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推进农险业务扩面增量,为汕头市实施产业升级贡献保险力量。(●南方日报见习记者吴利婷通讯员魏丹生)

推荐内容